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还乡"
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纸上的还乡——“80后”诗歌的知识与技艺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23年 第3期 90-98页
作者:周俊锋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知识与技艺融汇的同时存有裂隙,“80后”诗歌彰显繁复的诗艺变形与艺术张力,拓展了现代汉语既有的诗意表达与结构功能,而写作首先亟需回应的是书写自身面临的窘迫。当代诗歌着意与同时代人的知识经验展开对话,尝试构建一种区别于日常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创造与人的还乡——中国古代画学创作论中的存在之思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2年 第3期 60-64页
作者:邵金峰许昌学院文学院 
在艺术创造中,中国古代画家不重视对"技"的研究,而重视对"道"的体悟。中国艺术家持守"天人合一"的艺术生成之道,最终与自然合而为一,使人的本性得到自然的庇护。中国艺术家与其说是为了创造艺术品,倒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棻老师与滇剧《贵妇还乡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9年 第10期 52-53页
作者:冯咏梅云南省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玉溪市滇剧院 
2019年4月27日至30日,“笔吐玑珠·心怀时代--徐棻艺术生涯70周年系列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云南省玉溪市滇剧院的现代滇剧《贵妇还乡》有幸作为徐棻老师的优秀代表作参加展演。这是继《水莽草》之后,我院第二次赴成都交流演出。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中国当代“精神还乡”主题油画创作的透视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1年 第3期 94-97页
作者:韩靖广东肇庆学院美术学院 
回归身心安处的家园是人类的永恒渴望。很多艺术家也都在通过艺术抒发他们“还乡”之思。艺术终其本质也在于其引领人归家的功能。然而消费时代的艺术,似乎正在引领人们越发地远离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于当代“精神还乡”主题油画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剧《贵妃还乡》表导演风格探索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2年 第1期 12-14页
作者:孙丽清中国戏曲导演学会 
吉剧是1959年诞生在吉林大地的新兴剧种,由几代艺术工作者辛勤耕耘,把吉剧建设成为能今、能古、能文、能武的戏曲剧种。她从母体二人转上汲取营养,吸纳其它艺术形式的优长,不断成长完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梅兰还乡——京剧《梅兰霓裳》泰州演出座谈记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3年 第3期34卷 127-128页
作者:池浚 
2013年8月20日,京剧《梅兰霓裳》应邀参加了2013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在梅兰芳先生故乡的泰州大剧院隆重上演,演出后召开了座谈会。《梅兰霓裳》曾于今年5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梅葆玖先生盛赞这是“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还乡日记》与《乘龙快婿》:时代的双联画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05年 第4期 22-27页
作者:高山 Gao Shan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00088 
1947年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国民党政府在战后未能适时扭转日本侵华所造成的混乱局面,与共产党全部斗争历程中优势与劣势、强者与弱者地位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直接影响并支配着此后中国的走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贵妃还乡》的价值判断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12年 第1期 15-17页
作者:宋存学不详 
在我们进行戏剧创作的时候,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写这部戏?写这部戏要达到怎样的思想与艺术追求?唯其如此,才能在感性上丰富人物形象,在理性上把握人物走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意地还乡——读《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4期60卷 622-623页
作者:洪琼人民出版社哲学编辑室北京100706 
王凯博士的新著《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道家精神为线索,在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的广阔视野下,对先秦至晚唐的山水田园诗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深化了对古典美学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的乡愁与心灵的还乡——读《钱中文文集》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9年 第2期 139-140页
作者: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 
有人说,如今任何对于文学的诉求,都不无怀旧的意味。想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在电子媒介时代,K歌、街舞、电视选秀、网上购物、网络游戏、广场艺术、T台表演、西式快餐、数码相机、MP3等林林总总、层出不穷的审美文化样式劫夺了人们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