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还乡"
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精神彰显人格魅力——参与桂剧《大儒还乡》创作心得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7年 第5期 48-49页
作者:杨戈平 
桂剧《大儒还乡》终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5——2006年度“十大精品剧目”了,对于剧组的每一个人,这无疑都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是一种至高的褒奖。回首自2002年年初开始构思这个剧的剧本开始,一晃之间,5个年头过去了。这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蝙蝠人”:郑小琼还乡诗的超越性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4年 第6期 81-84页
作者:张有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苏州学前分院 
蝙蝠是郑小琼诗歌的重要意象。诗人藉此不自觉地呼应了海德格尔关于"诗人的天职是还乡"的诗学命题,我们从中读到了这个价值失范的时代诗人家园沦陷与寻觅的孤独的精神历程,从而使得郑小琼的还乡超越了古代士大夫的乡愁,打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实的乡土 亲情的还乡——李连志中国画长卷《土地》解读
收藏 引用
《芒种》2012年 第11期 79-81,123-129页
作者:程义伟辽宁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沈阳新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李连志的中国画长卷《土地》,无疑是近几年比较少见的优秀作品之一。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有所创新与拓展,而在于内蕴的丰厚与沉实。作品始终围绕着一个宏大的主题——土地展开,他把土地主题意绪化与诗性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农民画的“还乡”之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5年 第12期 98-99页
作者:刘忠红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一、农民画的形成及其历史条件在政治生活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里,艺术作品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而是服从于政治要求.农民画这种肇始于大跃进时期的绘画模式就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相一致.众所周知,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掀起了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迪伦马特遇到蓝天野--看人艺演出话剧《贵妇还乡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5年 第8期 54-57页
作者:彭俐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讲师 
知名的戏剧作家与导演在文本中神交,在舞台上相会,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因此而令观众格外好奇,当瑞士的迪伦马特遇到中国的蓝天野时,北京人艺的铁杆观众蜂拥而至。除了迪伦马特的粉丝、蓝天野的拥趸以外,还有主演陈小艺、濮存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中的“还乡”主题
收藏 引用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 第3期25卷 101-106页
作者:郭文成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在海德格尔看来,还乡显现为道路,而思想就是这道路的路标,它通过语言带我们走上这一道路。因此,家园是语言性的,此语言召唤了一个"天地人神"四元的世界。但源于技术时代语言的沉默,家园被遗忘,这表现为无家可归。如何应对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维力“艺术还乡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17年 第2期 84-91页
作者:严小稚《艺术市场》编辑部 
我的作品就像我的孩子,希望“孩子们”能够落叶归根,更多的人能看到我的作品,并且能懂得我所要表达出的内容,能够与我同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蒂芬:征服空间的流亡与还乡
收藏 引用
《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 第3期31卷 46-49页
作者:赫云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流亡"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中的史蒂芬是一个典型的流亡艺术家。史蒂芬认为只有流亡才能摆脱来自国家、教会、语言的束缚,才能获得自由。在享受流亡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与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神的还乡——论冯巍的风景油画艺术
收藏 引用
《收藏投资导刊》2015年 第5期 8-10页
作者:范迪安中央美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创造依赖于时代提供的文化条件,也依赖于艺术家坚定的理想与个性的追求。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已历经百年,在新的文化条件下,一代中国油画家正开始更加自觉地建构油画的时代精神,朝向油画艺术的学术高度,冯巍就是其中的一员。在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还乡者”之“漆语”言说——张温帙的现代漆画艺术
收藏 引用
《收藏.拍卖》2015年 第1期 108-113页
作者:皮道坚 
以当代陶艺知名于芝坛的张温帙返身重捡漆艺,将近年来游走中外对异域文化的体验与对比汇入中国漆艺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的双重实践中,她以一种全新的融汇东西古今的漆画语言——“硬边漆画”(Hard-Edge Lacquer Painting).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