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还乡"
51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闽剧《苏秦还乡》:以戏曲本体之美彰显剧种艺术之魅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17年 第6期 18-20页
作者:景俊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所谓“本体”,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本源。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是事物一般的“在性”。具体到戏曲艺术的本体,指的是戏曲在时代变迁中所能保持其所“是”的艺术特性。历史地看,戏曲本体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探索,而是与实践交织与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淡朴自然 圆活晓畅——读张谷若先生译《还乡
收藏 引用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 第2期 82-90页
作者:蔡耀坤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还乡》是他最出色的代表作。我国老翻译家张谷若早在三十年代就将它翻译成中文,并因此而蜚声翻译界。而且,即便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来,张译《还乡》也还不失为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员·还乡 关于“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的札记
收藏 引用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年 第1期 28-31页
作者:戴章伦 
(一)动员"城市也认为自己是心思和机缘的产物,但是这两者都不足以支撑起那厚重的城墙。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七个或是七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出的问题给予的答复。或者在于她能提出迫使你回答的问题,就像底比斯通过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巡按还乡》——在传承中打磨的扬剧佳作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07年 第6期 20-21页
作者:方凡 
一部戏。经过时间的淘洗、市场的筛选而被保留下来,往往是因为它有意思,又好看。扬剧《巡按还乡》首演至今有十六个年头了,演遍大江南北,出现过一票难求的盛况,且久演不衷。最近又以全新的演员阵容复排演出,让我们看到了这部戏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大儒还乡》看当代戏曲的美学追求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07年 第3期 44-51页
作者:邓晓燕 
对成功人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大儒还乡》这出新编桂剧,有入拍案叫绝,有入不以为然,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编历史剧一直是当代戏曲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儒还乡》就是新世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次忧郁而温暖的精神还乡——《边城》心理描写艺术浅探
收藏 引用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0年 第4期 16-17页
作者:张怡敏江苏省丹阳市高级中学 
汪曾祺在《沈从文传》的序言中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人之于土地的关系,是一种与生俱来、无法理清、难以言明的精神纠葛。沈从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朗朗“衣锦还乡”三天行程全记录
收藏 引用
《音乐生活》2010年 第10期 13-14页
短短的三天能做什么?五年才"衣锦还乡"一次的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却着实做了太多的事情。三天来,沈阳晚报记者兵分数路,全程记载了郎朗沈阳之行的全部过程。郎朗的沈阳行,不仅让沈城乐迷见识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更让沈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意的还乡——坎勒艺术审美之路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2013年 第22期 62-63页
作者:杨卫 
坎勒的绘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别出机杼,独树一帜。记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坎勒曾在《世界美术》杂志刊登过一组水彩画作品,当时有朋友看了以后跟我说:这个“老外”的画很不错。我听了心里暗自发笑,因为我早就认识坎勒,知道他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集中镜——试析哈代《还乡》中的巧合
收藏 引用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 第2期8卷 84-87页
作者:郭向东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山东济南250103 
哈代小说中大量的利用了偶然巧合的因素推动情节发展,其巧合性因素的综合应用使其故事情节迂回曲折,跌宕起伏,令悲剧节奏张驰有度、快慢交替、鲜明而富有弹性美。本文试从哈代《还乡》文本表层分析中剖析其巧合手法的艺术功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走在还乡的路上——评大型采茶戏《将军还乡
收藏 引用
《影剧新作》2018年 第2期 127-132页
作者:周子强江西省艺术研究院 
由江西省莲花县采茶剧团出品的大型采茶戏《将军还乡》讲述的是农民将军甘祖昌的故事。甘祖昌出身贫寒,早年参加革命,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功赫赫,九死一生,被授予少将军衔,但他更大的传奇却在其后半生。被授予少将军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