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送去主义"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送去”就是“媚外卖国”?——关于《拿来主义》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语文学习》1995年 第3期 2-6页
作者:杜秉庄常州市第一中学 
高中语文课文第一册第十课是鲁迅的《拿来主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参上有这样一段话:疑难之处主要是怎样正确理解第一段中"送去主义"的关于"学艺上"的事例。一般的看法都认为这些事例是揭露反动派的媚外卖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 第12期 60-62页
作者:刘志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 北京景山学校100006 
[教学目标]1.研读重点段落,品味语言特点,体会鲁迅的情感和观点。2.联系现实生活,深入理解针对性和概括性相统一的论述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拿来主义》的结构层次,明确鲁迅是针对《大晚报》报道的“学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文教学难点突破六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教师》2009年 第S1期 328-329页
作者:苏发元正宁县第三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既有词语、句子理解方面的,也有篇章结构梳理方面的,还有艺术特点掌握及写作意图把握方面的。对于这些难点,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突破:1.举例法课文中有些语句概括性、哲理性都比较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拿来主义》结构艺术三题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1991年 第8期 39-40页
作者:喻黎明 
历来讲析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都特别注意它巧甩比喻论证问题的手法,却往往忽略了它结构上的特点,这实在是鲁迅杂文教学的一大损失。因为这篇杂文的结构本身不仅表现了鲁迅先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且也反映了他高超的表达技巧,甚至还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拿来主义
收藏 引用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08年 第8期 23-24页
作者:杜健安徽省固镇县第二中学 
一、打开文本1."送去主义"及其危害(1)从"送去主义"的实例谈起举"学艺上的东西"为例,论证"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例一:送古董去巴黎展览(巴黎中国古典艺术展)。例二:送古画新画去欧洲展览(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 第5期6卷 25-26页
作者:范红英重庆市双碑中学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视点下的《拿来主义》——《拿来主义》说课稿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 第5期 110-112页
作者:刘俊福清一中 
我说课的主题是在新视点下开展这篇课文的教学,这里所说的新视点指的是新大纲的精神.如何在新大纲的指导下,结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把这一篇课文上得更生动活泼、更有时代气息,是我探讨的主要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拿来主义》论证思路再探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 第22期 32-33页
作者:周万喜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新课程新高考,重教《拿来主义》,备课时梳理文章思路,看看各类教学参考用书及方家的教案设计,对《拿来主义》行文思路的分析,大体有如下几种:例1第-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杂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拿来主义》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年 第1期 86-87页
作者:王莉莉 刘冰清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鲁迅杂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高中生普遍存在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现象,最主要的表现是对鲁迅杂文学习有畏惧心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设计鲁迅杂文教学内容时,把它们当作纯粹的议论文看待,拘泥让学生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迅对“拿来主义”的形象说明
收藏 引用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年 第3期23卷 39-39页
作者:奚治朴 
鲁迅先生写于1934年6月的《拿来主义》,是一篇时代色彩极浓的政论杂文,文章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对外国的事物既惧怕又软弱的心理及有关行为,给奴颜婢膝的卖国主义和盲目排外的闭关主义以辛辣的讽刺、猛烈的抨击。但正如鲁迅先生一向所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