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送孟东野序"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韩柳赠文艺术个性之比较
收藏 引用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1期24卷 66-71页
作者:江凤贤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与柳宗元,无论在散文的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本文仅采撷其散文园地里一朵颇具特色的奇葩—赠文,进行艺术上的比较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舒其愤——司马迁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收藏 引用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 第3期 37-38,73页
作者:杨迪芳 
本文认为“舒其愤”说是司马迁对自身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观的集中概括,也涉及到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和生命等艺术美学的重要命题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昭通东汉《孟孝琚碑》浅探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 第5期6卷 20-25页
作者:陈孝宁 
一、《孟孝琚碑》的时代背景云南昭通《孟孝琚碑》(以下简称《孟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出土于昭通东南十里之白泥井,但出土时上截不见,下截碑文中可考年代者,仅“丙申月建临卯”,“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心理透视
收藏 引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1期13卷 64-68页
作者:施旭升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里提出流布甚广的“不平则鸣”说。联系作为文论家的韩愈的全部理论主张,其“不平则鸣”说起码包含有这样两个层次的含义。 其一,“不平”即不平静,亦即创作者内在心理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由客观外物的感发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们在哪里?
收藏 引用
《大艺术》2010年 第1期 18-18页
作者:栗宪庭 
如果一定要回答"我们在哪里?"我更愿意说"我在我的心里。"我越来越倾向把艺术看成一种"宗教",即艺术只是一种自我拯救的方式和途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所有的外在标准,不在乎名利场的要求,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