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通判"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古代艺术形象的最早范本 武梁祠: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收藏 引用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 第6期 128-136页
作者:黄金生不详 
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身于“水利世家”的黄易出任卫河通判,卫河通判驻地在山东济宁。自黄易七世祖黄汝亨以至其父黄树毅皆精于造船与河防之事,黄树毅还写过专门的水利著作《河防私议》,黄易则“取其法,悉心讲求”。当年七月,由于河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收藏 引用
《巴蜀史志》2023年 第6期 41-43页
作者:蔡建明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北宋知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苏轼先后两仕杭州。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至熙宁七年(1074)七月,做了3年通判。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三月至元祐六年(1091)正月,出任杭州知州。苏轼初到杭州,就有一种旧地重游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吴趼人笔下的官场众生
收藏 引用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 第1X期14卷 82-91页
作者:萧宿荣 
出身于破落官僚世家的吴趼人,以自谋生路入世,长期生活在新兴都市上海,又多次出任报纸主笔,“于政教风俗,多所绳纠”,有机会以多种方式广泛地接触并“潜窥而默察”(《月月小说序》)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形形色色的“怪现状”、“怪人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两次任杭思想之比较
收藏 引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1期15卷 70-75,69页
作者:柯大课 
苏轼自熙宁四年(1071)至熙宁七年(1074 )通判杭州,自元祐四年(1089)至元祐六年(1091)出守杭州,其间相隔十五年.这十五年中,苏轼经过了人生的大沉大浮大落大起,思想有所变化,前后两期在杭的创作内容艺术风格也有所不同.苏轼出守杭州的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苏轼的性格特质
收藏 引用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1991年 第1期17卷 85-92页
作者:阚乃虎 华素华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后人在研究他时,往往偏重于他的诗、文、书、画,而对他本人的性格特质则很少论述。本文以这一角度为突破口,从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剖析他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特质。以期更准确地理解苏轼的文学和书画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权制衡:北宋精致的顶层设计
收藏 引用
《决策探索》2015年 第2期 77-78页
作者:赵冬梅 
北宋制度的精致程度是惊人的,目标只有一个:分权制衡。用宋人自己的话来说,"上下相维,内外相制",目的就是让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个人、群体或机构都没有可能大权独揽,动摇赵氏江山。其实,就连皇帝也是在这"相维相制"里面的——纵然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年 第Z1期 50-51页
作者:李咏梅临沧市临翔区南屏小学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本课的第二首古诗,描写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景色都十分美妙动人,赞美了西湖美丽的风景。这首诗写于公元107...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联新说
收藏 引用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2年 第3期 61-61页
作者:莫非不详 
野老门庭云亦懒荷花世界梦俱香《对联话》在列举这副对联之前,有这么一句交代:“《西湖一勺》录猗园一联云。”如此可得知,“猗园”应该是一个园子,或是上海嘉定南翔的古猗园。该园系明万历年间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词人生年丛考(二)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2020年 第2期 75-75页
作者:张仲谋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4.陈祥裔生年陈祥裔,本姓乔,号耦渔,别号宦隐子,顺天(今北京)人。其词有《凝香集》四卷,存词713首。篇什之富,在顺康词坛屈指可数。其生卒年旧无记载,仅知其康熙中期曾在蜀中任成都府督捕通判。其《凝香集》卷首有李式琏康熙三十年(169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古猗园
收藏 引用
《上海故事》2020年 第11期 F0002-F0002页
作者:晨旦 
古猗园位于嘉定区南翔镇,初名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时任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古猗园的名字,来自于优美的诗文中,既取《诗卫风淇奧》“绿竹猗猗”之意,又融入了嵇康《琴赋》“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余音袅袅”的句子。院子的设计者是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