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造型之美"
3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紫砂壶“子冶石瓢”的造型之美和人文风骨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年 第5期55卷 108-108页
作者:徐格不详 
在千百年的紫砂历史中,石瓢壶可以说是常青的器型一,无论怎么演变,都带给我们更多的紫砂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子冶石瓢壶》,非常符合我们对石瓢壶的形态审和艺术追求,特别是在器型的把握方面和陶刻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紫砂壶“玉璧提梁”的造型之美和历史韵味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年 第7期54卷 86-86页
作者:吴小萍江苏宜兴宜兴214221 
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料精制而成的紫砂壶,不仅仅是上天最佳的馈赠,同时也是勤劳善良的宜兴紫砂艺人不断坚守和创新的劳动成果,正是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中,紫砂壶越来越多地被广泛使用,紫砂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爱茶人。从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紫砂“传炉壶”的方圆造型之美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年 第6期55卷 74-74页
作者:李闰不详 
紫砂壶由于紫砂泥料独特的可塑性造就了紫砂壶造型的千姿百态,紫砂壶的壶型种类丰富,按照壶型大致可以分为圆器、方器、花器和筋纹器,对于圆器来说,方器块面与线条感更加强烈,棱角分明的外观造型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审艺术。方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述“丹凤朝阳提梁”的造型之美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年 第8期54卷 121-121页
作者:丁淑萍江苏宜兴214221 
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个特殊类别,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揭示了人们对祥瑞和幸福生活的深切渴求。《丹凤朝阳提梁》采用精品紫砂泥,泥质细腻润泽,古雅的壶面上隐约泛着一层柔和的微光,像是为紫砂壶披上了一层朦胧的月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紫砂壶《荷趣》的造型之美和意境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年 第5期54卷 101-101页
作者:王桂芬江苏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壶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为人熟知,它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与茶文化相辅相成,体现了浓厚的传统民族风韵,浸润了深厚的文化气息,它经过时代的洗礼和历史的淘汰流传下来,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酝酿,如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紫砂壶“竹串”的造型之美和文化意境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年 第12期53卷 39-39页
作者:范黎明不详 
竹子不仅仅是紫砂壶的创作素材,也是制作紫砂壶所需的必备物件。由此可见,紫砂文化和竹文化的密切联系和深厚渊源。我的这把“竹串壶”,就是我对于身边最为熟悉的竹子,用一种自己的紫砂语言来抽象表达,力图用造型和文化两个方面的元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致和壶”的造型之美和吉祥祝福
收藏 引用
《山东陶瓷》2021年 第3期44卷 33-33页
作者:蒋亚萍不详 
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宜兴的紫砂艺人把紫砂演绎成为了今天最受欢迎的茶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好评,成为茶座上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致和壶"从壶身的方器造型结合其他形式的组合,呈现出紫砂艺术的变化无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紫砂壶《硕果蕾蕾》的造型之美和田园风情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年 第5期54卷 106-106页
作者:吴叶亚江苏宜兴214221 
紫砂仿生花器在广大的壶友中颇受欢迎,他们不仅仅欣赏变化无穷的紫砂造型之美,更是能从其中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找到心灵的寄托。紫砂作品"硕果蕾蕾"采用了紫砂筋纹器和花器的手法来表现出日常常见的瓜的形态,捏塑到位、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莲影壶”的造型之美和文化韵味
收藏 引用
《山东陶瓷》2020年 第5期43卷 29-29页
作者:张春兴不详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很准确的概括了紫砂的特质和对于茶叶原味本真的发挥,在今天人们更加的重视生活品质和饮茶健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莲影壶”把莲花的亭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紫砂壶“欣竹提梁”的造型和内涵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年 第11期53卷 93-93页
作者:范早大不详 
在紫砂器型的创作设计上,宜兴紫砂艺人经常从大自然和生活中寻找题材和灵感来源。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欣竹提梁"采用了"以竹入壶"的造型方式,用竹子的元素塑造了紫砂器型的同时,也把蕴含在其中的中国传统竹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