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逸事"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刻铜高手张樾臣与著名画家交往逸事
收藏 引用
《北京档案》2008年 第8期 51-52页
作者:裴燕生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厂甸西北张樾臣,手拈铁笔仿周秦。满腔中有燕邯味,不似寻常市上人。”这首诗是民国诗人胡夔文对琉璃厂同古堂主人张樾臣的盛赞。张樾臣(1883—1961年),又称樾丞,名福荫,河北新河县人,著名篆刻艺术家,中国传统刻铜艺术的集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坚守旧书摊的老人
收藏 引用
《中国老年》2024年 第4期 51-51页
作者:王洪武不详 
秋去冬来,路上树叶飘飘,寒风瑟瑟。在去市少儿图书馆的工农路岔道旁,一位裹着棉大衣、戴着马虎帽的老人,将迎风拖来的满满一板车旧书刊,一操操地摆放到地面一块长长的塑料布上,时政生活的、名人逸事的、医药健身的、文化艺术的,等等,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死两茫茫 情真到永远——《亡人逸事》生活化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西部》2014年 第41期 70-73页
作者:朱莉 郑怡 
教学目标首先,阅读课文,通过细节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深沉的情感;其次,学习和把握作者写人物的艺术手法,品味和享受课文的语言艺术。教学重难点学习和把握作者写人物的艺术手法,品味和享受课文的语言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7年 第6期 53-54页
作者:张峰山东菏泽二中语文组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悼亡之作,并不是完整的人物回忆录,它只是撷取了作者记忆中的几朵浪花,连缀成文,语不艰深,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感人的细节来感受作者对亡妻的一篇真情。孙犁一生为人为文,走得是澹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学艺术,源于突破——记在《亡人逸事》“同课异构”教学之后
收藏 引用
《语文月刊》2013年 第5期 45-47页
作者:郝冬梅江苏省江阴市要塞中学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就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公开教学展示。这种教学研讨方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互动交流的平台。笔者最近参加了一次校际间“同课异构”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评弹老艺人逸事
收藏 引用
《江苏地方志》2008年 第5期 40-42页
作者:郁乃尧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的苏州评弹,形成于明末清初,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演出书目众多,艺术流派纷呈.名家响档辈出。上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曾掀起过欣赏苏州评弹艺术的热潮,近年来又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代杭州艺术市场的那些逸事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11年 第6期 96-98页
作者:康春娟 
中国的古玩交易有很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回溯到汉代。社会稳定时期宫廷广泛收集民间珍品以丰富皇室收藏,改朝换代过程中皇室收藏又分散流失于民间。伴随着这种艺术品的收集与散失的循环,在元代早期古玩市场迅速扩大。从南宋政权的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言淡情深 传神写照——读孙犁《亡人逸事》兼谈其散文艺术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 第3期 34-35页
作者:陈秀鹏浙江省嘉善中学 
作为孙犁多篇怀人之作中唯一写给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集中体现了他个人的创作风格:言淡情深,传神写照。笔者认为,细细品读这篇作品,对读者管窥并认识孙犁的散文艺术是有很大帮助的:一、言淡情深的叙事艺术众所周知,孙犁从妻子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粉丝”和艺术市场——邓惠伯绘画作品市场逸事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13年 第11期 114-115页
作者:王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惠伯绘画作品主要在报刊发表,改革开放以来.惠伯绘画作品才逐步露面进入市场,先后有过几件逸事。1983年,惠伯在日本京都书院个人展时除展品被抢购一空外,竟有5件作品同时被几家求购,竟买纷争不下,最后由主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宾虹:从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上用力——兼及黄宾老与王任之交往逸事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 第3期 18-20页
作者:谈兴 
一代艺术大师黄宾虹与安徽省当代新安医学代表人物王任之(1916~1988)及其祖辈三代世交,结谊深厚。王家祖居歙县,世代从医,任之先生虽比黄宾老年幼五十多岁,但因祖辈的关系,从少年时期直到黄宾老逝世,与大师结下了近三十年的忘年之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