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遗传育种"
8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创新与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年 第11期49卷 1409-1429页
作者:张晓娟 周莉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北京10010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由于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和市场开放,中国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遗传育种已从传统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性别控制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例谈关于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
收藏 引用
《生物学通报》2009年 第1期44卷 26-29页
作者:李德成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四川成都610021 
关于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归纳了高中生物学有关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要点,评价了各种育种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依托典型的遗传育种实例,进一步强调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程序,旨在为学生解决有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家蚕遗传育种:从传统杂交到分子设计
收藏 引用
遗传2017年 第11期39卷 1025-1032页
作者:马三垣 夏庆友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重庆400716 
蚕桑丝绸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我国也长期保持着世界产业中心的地位。家蚕早期遗传育种研究高度发达,形成了完善、科学的蚕种繁育和保存体系,但是也提前进入了育种技术的发展瓶颈,如传统遗传资源已被充分挖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鱼类遗传育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 第9期33卷 932-939页
作者:桂建芳 周莉 张晓娟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北京100101 
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基础解析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了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在分析我国鱼类遗传育种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以银鲫、草鱼和黄河鲤等为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产动物种质创制新技术及在海参、海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渔业科学进展》2021年 第3期42卷 1-16页
作者:丁君 韩泠姝 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宁波315832 
随着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水产育种技术也开始从传统的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技术,逐渐向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性别控制、基因转移以及基因编辑等现代分子辅助育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条锈病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2018年 第18期16卷 6032-6045页
作者:张羽 张先平 李小鹏 李云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汉中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汉中723000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种子管理站渭南714000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是综合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途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不受环境和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的特点,结合传统抗病性鉴定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抗病性进行综合分析,快速有效地进行育种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三五”期间我国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实施情况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4年 第4期46卷 703-711页
作者:杨毅 叶世英 满建国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是“十三五”期间生物种业领域的唯一专项,对于夯实和引领育种科技发展方向,保障我国农作物种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油菜是“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根据油菜遗传育种领域在专项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茶树遗传育种发展、创新之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 第5期41卷 1-8页
作者:王新超 王璐 郝心愿 李娜娜 黄建燕 丁长庆 杨亚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杭州310008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列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长江蔬菜》2008年 第6X期 1-4页
作者:余中伟 向长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 
双列杂交设计及其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分析组合材料的特点,从而为筛选出符合目标性状的优良亲本组合提供一强有力的工具。由于双列杂交能提供关于组合材料变异遗传成分和杂交后代的实际表现能力,而且在遗传中可以研究数量性状基因的相互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卫星标记技术及其在家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家禽》2004年 第z1期26卷 223-225页
作者:王梦芝 宋莉 陈彬贵州大学 
  1标记的技术原理  微卫星DNA分布在整个基因组不同位置上,由于重复次数或重复程度不完全,而形成每个座位的多态性.SSR所揭示的多态微卫星DNA标记一般不直接用作探针,由于每类微卫星两端的序列多是相对保守的单拷贝序列,因此可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