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遗址公园"
3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考古遗址公园:传统与现代辉映文化与生态相融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18年 第4期 10-23页
作者:《泗洪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课题组 周学鹰 马晓 林留根 刘知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南京大学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 中国建筑史学会学术委员会 南京博物院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 上海合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不详 
前言:《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定义遗址:城堡废址、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渠、水井、窖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遗址公园遗产活化设计需求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园艺》2025年 第1期48卷 43-45页
作者:王博文 张跃伟 毕翼飞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0 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随着社会各界对遗址公园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如何协调好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时代课题。诸多学者对于遗产活化设计在遗址公园中的应用展开了一些定性方面的探讨,而对其遗产活化设计需求的定量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根据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GIS与AHP的遗址公园未来发展趋势探究——以开封古城墙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林业调查规划》2025年 第1期50卷 1-10页
作者:卓傲 王鹏飞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为实现城市更新规划中遗址公园效益最大化,以开封古城墙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遗址公园评价准则,并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构建公园城市背景下遗址公园完善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实现评价结果可视化。综合评价结果,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址公园公共艺术规划控制与引导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3年 第3期29卷 43-46页
作者:张建强 林春梅 张依姗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公共艺术及其规划目前尚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公共艺术规划是运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对狭义层面的公共艺术形式所进行的综合部署及空间布局。杭州提出对遗址公园编制公共艺术专项规划,在我国尚属首例。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公共艺术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尺度空间下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体验性探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6年 第9期 172-174页
作者:詹秦川 王婕弘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化,历史文化大遗址的设计与保护也推动着城市发展的进步。本文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访谈、观察记录、发放问卷调查等方法,根据使用后评价理论(POE)从尺度体验性、空间体验性、人本体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址公园地形地貌要素的设计与营造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第13期39卷 7884-7886,7904页
作者:郭洁 张颖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遗址保护与利用包括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相结合建成旅游景区;将整个遗址区建设成森林公园;将遗址保护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建成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4种主要模式。笔者强调遗址公园景观设计要以遗址保护为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考古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在遗产核心价值阐释中的作用——以良渚博物院与良渚遗址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2023年 第1期 6-12页
作者:严建强 孙红芳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文博系浙江杭州310028 
遗址是一个整体的历史信息源,其利用以考古介入为前提。遗址在考古过程中被分解为可移动的物品与不可移动的环境,分别由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进行管理。这一分离虽然会对整体理解遗产价值与意义带来损害,但如果博物馆与公园紧密配合,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址公园模式在城市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 第9期24卷 50-57页
作者:王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与利用
收藏 引用
《江汉考古》2015年 第2期 116-120页
作者:黄伊武汉艺术建筑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72 
盘龙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就被列入国家大遗址项目库的100处重要遗址之一。在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如何保护规划利用一直是盘龙城遗址新时期以来的重大课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址公园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经济》2023年 第S1期44卷 35-41页
作者:张毅 柴铁锋 崔航 赵华 杨柳青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5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2 
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传统遗址公园建设和管理方式逐渐被淘汰,数字化技术等在遗址公园建设中应用逐渐广泛,进一步扩大遗址公园的影响力,延长遗址的生命力。运用文献统计方法对国内外遗址公园数字化建设相关文献进行处理,重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