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酵母"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型抗菌肽基因设计、合成及其在酵母中的表达(Ⅰ)——杂合抗菌肽基因的设计与合成
收藏 引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 第3期26卷 60-63页
作者:郑青 鲍时翔 姚汝华 苏智慧 黄自然 郑学勤 王宇光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 日本生命志研究馆 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 海南儋州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化学合成并证实抗菌活性和抗菌谱都高于天然抗菌肽的杂合肽CecropinA1-11D12-37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选用酵母高频使用密码子设计了一种新型抗菌肽基因,基因合成采用二次PCR(聚合酶链式扩增)方法.设计和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酵母基因组大尺度遗传操纵工具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工程学报》2023年 第6期39卷 2465-2484页
作者:李杰奕 佟函泽 吴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教育部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和系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基因组大尺度遗传操纵是指对基因组大片段DNA的敲除、整合、易位等遗传改造。相较于小规模基因编辑,基因组大尺度遗传操纵可实现更多遗传信息的同步改造,对于探究多基因相互作用等复杂机制的理解有重要意义。同时,基因组大尺度遗传操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酵母甾醇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工程学报》2023年 第8期39卷 3204-3218页
作者:王钰 武陶 樊旭倩 阮海华 樊飞宇 张学礼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300134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308 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08 
甾醇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环戊烷骈多氢菲衍生物,其不仅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活性。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应用酵母细胞异源合成甾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由于甾醇是疏水性大分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酵母合成酯类风味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酿造》2000年 第1期19卷 25-26页
作者:陈九武 霍炜 桂华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430070 武汉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430056 
文中对影响产酯酵母合成酯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了NH4H2PO4、MgSO4·7H2O及KH2PO4对产酯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产酯与三种培养基成分的数学模型。与正交设计相比,均匀设计具有试验次数少,工作效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酵母发酵法纯化枸杞多糖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 第3期28卷 114-116页
作者:曹丽春 董亮 王伟 赵长新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采用水浸提法提取枸杞中的粗多糖,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水浸提工艺进行了优化,从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即在65℃下,料水比1∶9,浸泡48h;本文同时探讨了在枸杞浸泡液中添加酵母菌,利用酵母在生长过程中消耗单糖及双糖等寡糖来提高枸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回归正交实验设计和梯度法优化酵母发酵过程中的pH及温度参数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3年 第3期19卷 20-24页
作者:陈敏 王静馨 纪东升 唐美燕烟台大学化工系 烟台大学 
本文应用多元回归正交设计、梯度法优化酵母发酵过程pH和温度参数。本方法与传统的单因素实验搜索寻优方法相比,实验工作量减少,模型参数估计计算简便,优化结果准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泸型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演替规律及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2018年 第18期39卷 166-172页
作者:杨建刚 苏畅 窦晓 郭家秀 张琦 张宿义 敖宗华 沈才洪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000 
为揭示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及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不同时期酒醅中酵母菌进行分离,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对分离的酵母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类型酵母菌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130株酵母菌的26S r RN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Box-behnken设计优化富硒酵母培养条件参数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 第6期34卷 76-80页
作者:印宏绯 沈昌 顾振新 韩永斌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试验室 
以糙米汁、麦芽汁和豆芽汁为天然培养基,研究了培养条件对菌体及总硒产量的影响,采用Box-be- hnken设计对富硒酵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经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总硒产量对培养条件的二次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0.997。得到的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酵母tRNA结合蛋白(43kD蛋白)羧端cDNA的克隆及其序列测定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2年 第3期18卷 361-366页
作者:刘全胜 刘建华 金由辛 王德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1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上海200030 
为了研究酵母分子量为 4 3kD的tRNA结合蛋白的基因来源 ,通过溴化氰部分化学裂解此蛋白 ,产生的 18kD肽段经过蛋白质氨端序列测定 ,测得 18kD肽段氨端部分序列为AFTFKK .针对序列AFTFKK设计简并引物 ,利用简并PCR方法和cDNA的 3′末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耐高温酵母高浓度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优化
收藏 引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 第3期17卷 311-316页
作者:张良 靳艳玲 陈谦 方扬 王忠彦 官家发 赵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能源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 
采用两水平部分因子设计(23 Fractional Factorial),选取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糖浓度为自变量考察因素,以最终发酵乙醇浓度和9 h生物量浓度为响应值,考察耐高温高浓度酵母的燃料乙醇发酵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模型变异分析(Analy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