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醇类"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Cu系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醇脱氢反应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化工》2021年 第2期41卷 75-80页
作者:李鹏 谢磊 王彦娟 张健 周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辽宁抚顺113001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葫芦岛设计院辽宁葫芦岛125000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Cu系催化剂在醇类脱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对Cu系催化剂主要的制备方法、种类、作用于部分醇脱氢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目前Cu系催化剂在醇脱氢反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衍生催化剂在CO_(2)加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低碳化学与化工》2023年 第2期48卷 23-32页
作者:黄菊 张志远 魏宇学 郭立升 张成华 李达 薛照明 孙松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淮北235141 
CO_(2)加氢是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设计并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CO_(2)加氢的关键点之一。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材料衍生的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高、组成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在芳香醇常温水相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英文)
收藏 引用
《林业工程学报》2018年 第6期3卷 75-81页
作者:梁辉 陈登峰 黄申林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南京210037 江苏省农林生物质资源化学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37 
以松香为原料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能,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笔者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脱氢枞醇-聚乙二醇-550-琥珀酸单甲醚,DAPGS-550-M)。合成反应以脱氢枞醇为原料,分两步进行:脱氢枞醇在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运用“范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复习——以高三有机化合物复习为例
收藏 引用
《科技信息》2013年 第24期 306-306,305页
作者:杨少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麒麟中学 
本文以"烃"、"醇类"、"醛类"等有机化合物复习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在高三复习中运用"范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复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确计算液体醇在任一温度下的汽化热公式
收藏 引用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 第1期21卷 94-99页
作者:张宇英 张克武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根据分子热力学理论导出的计算常沸点下的汽化热理论方程,考虑Watson公式的不足之处,提出计算醇类在任一温度下的汽化热的新方程,经用初级,中级、高级醇和环醇等化合物的185个实验数据点检验,平均误差1.12%,极显著优于美国工程院院士J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丹黄丸中丹参和苘麻子醇提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 第5期29卷 647-649页
作者:潘娟 张杰 王慧 李劲平 潘阳 王小静 余承群中南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目的优选丹黄丸中丹参和苘麻子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对提取温度、药材粒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进行考察;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丹黄丸中丹参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合成液化气不可盲目上马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垦》1994年 第3期 27-27页
作者:王旭升 王得樟 
合成液化气不可盲目上马王旭升,王得樟合成液化气又名新型合成液体燃料,主要分醇类和轻质油类两种类型。自1989年以来,全国各地的许多科研部门大力推广此类技术,至今还有许多单位在众多的报刊杂志上做广告进行转让,有些转让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模型的研究与改进
收藏 引用
《石化技术》2018年 第1期25卷 103-104,118页
作者:许国栋 李曼曼 唐建峰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设计分公司北京100085 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北京1000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80 
大多数预测气体水合物相平衡条件的理论模型都是基于范德瓦尔-普朗特统计热力学基本模型发展而来的。对范德瓦尔-普朗特模型的改进主要集中于对兰格缪尔吸附常数计算方法的改进,但结果始终不能令人满意。1996年陈光进和郭天民提出了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苏油田耐高温表面活性稠化酸储层改造技术获得突破
收藏 引用
《复杂油气藏》2017年 第1期10卷 72-72页
作者:虞建业 
常规酸液存在酸岩反应快,布酸不均,造缝能力差等技术瓶颈,而聚合物类稠化酸又存在残渣伤害等问题。为此,江苏油田分公司工程院设计合成了耐温90℃、120℃、150℃的新型表面活性稠化剂,具有易于工业生产、使用浓度低等特点,有效降低了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rime Chem公司采用Davy工艺生产油脂化学品
收藏 引用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4年 第6期2卷 12-12页
作者:陈丽珍 
菲律宾Prime Chem公司已得到Davy工艺技术公司的天然洗涤剂醇技术,并用于它即将建设的油脂化学品生产装置。 这套装置投资7220万美元,年产能力为5万t,预定于1995年投入工业规模生产。它位于菲律宾JosePanganiban的椰子油工厂附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