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采样间隔"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模型辩识实验中采样间隔的最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战术导弹技术》2005年 第5期 49-52页
作者:梁明 王敏 吴建业华中科技大学 92941部队 
介绍了模型辩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主要探讨了时间连续定常系统转化为离散定常系统的最优化采样间隔方法,并简要分析了预采样滤波器的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确定
收藏 引用
《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 第11期21卷 24-26,30页
作者:李立刚 张召昕 戴永寿 张亚南 昂扬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针对如何确定连续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问题,根据复平面中辨识模型的特征值到原点的距离判断采样间隔是否合理,利用折半查找算法,设计了一种在给定的范围内寻找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方法。该方法可在辨识对象的特征值未知的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由曲面车载抬头显示器的光学设计及公差分析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20年 第9期49卷 44-55页
作者:张杨柳 苏宙平 潘红响 陈兴涛 张文裕江南大学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江苏省轻工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122 
设计了一种自由曲面车载抬头显示器(Head-up Display,HUD)光学系统.在HUD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设计中,基于种子曲线扩展算法,对HUD中两个自由曲面上的采样数据点进行计算,并拟合成扩展多项式.将设计的HUD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进行光线追迹,验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态交通数据异常值的实时筛选与恢复方法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6年 第2期37卷 211-217页
作者:徐程 曲昭伟 陶鹏飞 金盛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浙江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53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针对实际中检测器原始交通数据存在的大量缺失与异常的实际情况,论文通过分析数据采样间隔与交通流三参数内在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了4步骤的数据筛选方法,包括初步筛选、阈值筛选、交通流理论筛选和质量控制筛选;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序列线阵图像分析的飞行目标攻角测试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12年 第2期24卷 41-45页
作者:马卫红 李希 倪晋平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光电测试与仪器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32 
为解决飞行目标攻角高精度测试问题,在深入分析狭缝摄影测试攻角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双线阵CCD交汇测试过靶坐标原理,给出了基于双序列线阵图像分析获得攻角的方法,研究了轴上点有效数据的识别算法,解决了攻角计算中2个方向的尺度对应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目标跟踪中自适应时间资源调度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11年 第3期32卷 522-530页
作者:张贞凯 汪飞 周建江 刘伟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为了提高雷达的工作效率,在改进交互多模型-概率数据关联(IMMPDA)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粒子群优化理论的自适应多目标跟踪的时间资源调度(ATRS)算法。首先对每个跟踪目标设置不同的期望跟踪精度;然后以灰色关联度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PS浮动车数据时间间隔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 第6期40卷 1513-1517页
作者:姜桂艳 牛世峰 常安德 丛玉良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长春130022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针对目前GPS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采样时间间隔和数据传输时间间隔主要凭借主观经验确定,或者相关理论研究不同程度脱离实际应用的问题。经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能够体现GPS浮动车交通信息质量与数据时间间隔之间关系的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超混沌系统的加密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05年 第3期54卷 1267-1272页
作者:谢鲲 雷敏 冯正进上海交通大学机电控制研究所上海20003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把欠采样的思想用于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中 ,对Lorenz系统及一种典型的超混沌系统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 ,加密系统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系统维数 ,而且还与采样间隔的选取有关 .用VWK非线性检验方法和替代数据检验方法对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钻屑瓦斯解吸仪仪器因素对K_(1)值的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矿业安全与环保》2023年 第2期50卷 120-123页
作者:王彦斌中煤科工集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 
为了保障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值测量准确,对K_(1)值的测定原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钻屑瓦斯解吸仪开发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有煤样质量G、煤样自放气开始至启动瓦斯解吸仪时的暴露时间t_(0)和各测点压力值p_(i)。基于影响K_(1)值测定结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NetFlow网络流量分析的研究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第S1期31卷 253-255页
作者:孟学军 吴黎兵 石岗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中心 
在分析NetFlow交换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体的网络流量分析模型 .它的主要特点是提供了数据输出网关和计费接口 ,易于扩展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