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采薇"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东山》《采薇》艺术特点浅析。
收藏 引用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1994年 第2期 42-45页
作者:赵怀仁 
《诗经》中,国风里的《东山》(豳风)和小雅里的《采薇》,都是描写征夫怀念家乡的作品。它们在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点,又各有其独特的风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奇峰并峙 各呈异彩──赏析《东山》和《采薇
收藏 引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4期 52-54页
作者:陈林洁闽东工业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同是征人 悲歌各异——《东山》、《采薇》的作者及其他
收藏 引用
《阴山学刊》1988年 第2期1卷 18-25页
作者:文迟 
《诗经》反映战争带给人民苦难的作品不少,《豳风·东山》与《小雅·采薇》是其中突出的佳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两篇作品同是经过长时间艰苦作战后的军人,在回乡途中的抒情之作,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却有明显的不同,根本原因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诗经·采薇》的艺术表现手法
收藏 引用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 第2期 63-65页
作者:伍海霞巴音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诗经·采薇》之所以成为305篇中的名篇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其手法主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经》中《采薇》三处疑点的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4年 第12期 75-76,55页
作者:胡文伟福建长汀县第二中学 
采薇》一诗在解读过程中,有三处疑点,现献疑如下:一、前三章诗中对于“时间”的解读前三章诗采用“重章复沓”的艺术手法,层层推进,不断渲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第一是表现了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思《小雅·采薇》“戍役还归”说
收藏 引用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 第1期14卷 69-72页
作者:刘伟榕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清代姚际恒、方玉润认为《小雅.采薇》中有既归之词,方遣又不可逆料归期,以及"一月三捷"的事实,又有情景交融的景色描写,因此断定非"遣戍役"之诗,提出"戍役还归"说。然而结合宋代朱熹《诗集传》与段昌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薇》的年代、作者及其他
收藏 引用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2期 35-36页
作者:王凡 
《诗经·小雅·采薇》一诗虽然写的是守边卒思家的忧伤,但作为背景的战争却分明是一次胜利的保卫战。从诗歌记载的内容看,当时国力还相当强,军威还相当盛。懿王时既已戎狄交侵,实则无力还击了,只好迁都槐里(陕西兴平)。到处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四首
收藏 引用
《诗刊》1991年 第2期 34-36页
作者:秦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震撼的舞 遗憾的剧 由舞剧《孔子》《关公》谈起
收藏 引用
《舞蹈》2016年 第11期 34-38页
作者:董丽 
一直以来,孔子文化与关公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孔子以思想言论传世,关公以道德实践立身。两者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即使有如此高度的历史人物,他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需要用艺术手段来表现和呈现的。当“用何种艺术手段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晏几道词中梦和泪的世界——《小山词》赏读公开课
收藏 引用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6年 第2期 38-42页
作者:曾坤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 
一、设计意图高中阶段的诗词学习,基本上都采用通过阅读单个作家的名篇来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的方法,这当然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但在中学阶段也可以借鉴大学中文系教师让大学生学习诗词的方法,即较为深入地了解一个作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