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释道"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李白题画诗释道色彩面面观
收藏 引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3年 第1期11卷 98-105页
作者:王玉梅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史上,各类题材的艺术奇葩,汗牛充栋,各放异彩。那使人心魂荡漾的山水诗,梦萦情绕的爱情诗,饱含理趣的哲理诗,诗情画意的题画诗,超然物外的道释诗……均表现出诗人们高超的手笔,流览其间无不给人创造了一片美的欣赏天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白表现与释道精神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A1期24卷 266-267,72页
作者:马榕君徐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西方绘画有关黑白表现的理论,都能从释道理论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同时释道理论也完全可以从哲学美学的高度对其统照指导。中国画就是在释道文化滋润下成长起来的国粹艺术。研究释道两家有关黑白关系的论解,对于从更高层次上把握造型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释道”与“道释”——《五代名画补遗》画题疏证一则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18年 第6期 71-76页
作者:李良不详 
画史中明标人物一门者,始北宋刘道醇(生卒年不详)《圣朝名画评》与《五代名画补遗》,而释、道制像杂列其中,书前序言“论观画之法”以释氏居道流之前;另有“鬼神”一门,位次“花竹翎毛”之后、“屋木”之前,凡此序次,实多关政教风俗,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述中国传统释道人物画的流传演变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0年 第9期 82-83页
作者:王一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艺术品鉴藏与修复专业教研室 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西泠书画院 
中国画的分科在今天的学院派中国画教学体系下,以人物、山水、花鸟三科设置,这一分科体制是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和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体制的建立应运而生的。纵观中国绘画史,其分科体制呈现出较为细密的类别。画史记载宋代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浑厚端雅 书如佛印——浅读释道给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企业观察家》2014年 第10期 118-119页
作者:张正良 
自古而今,僧侣而入书法大道者不胜枚举,含蓄蕴藉、刚柔相济之智永。心手相应、狂态淋漓之怀素,禅心语事、笔力精微之亚栖,汪洋恣肆、自在随性之苦瓜,含蓄奇崛、凝练沉毅之八大,朴拙圆满、闲雅冲逸之弘一,无一不烛照书坛,彪炳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普光山来龙寺迎神赛会与祭祀仪式剧
收藏 引用
《戏友》2023年 第6期 8-12页
作者:师阳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普光山季代久远,来龙寺万古民传。在甘肃礼县窑上组村庄最高处,当地的普光寺(现为来龙寺)有着神奇的色彩。来龙寺是神释道融合之地,苍柏直耸,神像生威,寺内一进三院,六座大殿。据记载,普光寺在宋元时期经过一次大地震遭毁灭性破坏,明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寺观丹青越千年——略论山西的寺观壁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 第8期 28-33页
作者:杨娜 
山西省的寺观壁画在中原地区的遗存最为丰富.自唐.五代以迄明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承系统。根据目前的调查所得.这里的寺观壁画共有七千余平方米.分布在七十多座寺观当中。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在与本土的道教经历了南北朝的大发展之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题的拓展与人物性格的“市民化”——市民意识对“三言”艺术的冲击(之一)
收藏 引用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2期 25-28,18页
作者:施润梓 
随着明朝中晚期封建社会母体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崛起了新兴的市民阶层,形成了市民意识.这对于文学,对于“三言”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唐宋传奇、元代杂剧、明代志魔、志怪小说中以儒为主,兼济释道的思维定势与艺术格局已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诗画论流变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 第5期 62-81页
作者:关鹏飞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苏轼诗画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逐渐成熟。早期(主要在嘉祐年间)以诗论画,对吴道子绘画精髓体味不足。熙宁、元丰时期,随着习画实践和画学素养的增加,苏轼贯通诗人论画和画学入诗的两个传统,提出"诗画一律"观,其中诗画互参是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佛道同辉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4年 第6期 80-95页
作者:帝言 
佛教传入中国已久,其理论学说已为众多人士所接受,清统治者顺应大势,重视藏传佛教典籍的整理、刊布与流传,选派二世章嘉、三世章嘉主持蒙文、汉文、满文《大藏经》等的译刻,在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既利用佛教理论的影响和威力,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