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野草莓"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孤独尽头是野草莓之地
收藏 引用
《世界博览》2022年 第19期 60-63页
作者:柚由 南迪(图)不详 
作为瑞典国宝级导演、20世纪电影大师、“作者电影”的代表人物,英格玛·伯格曼基本保持每年1一2部影片的产量,他一生编导电影70多部、舞台剧170多次,每部电影在质量和艺术探索上皆为上品,他在各大电影节颁奖礼上拿奖拿到手软。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伯格曼现象”的艺术启示——评《野草莓》的现代魅力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1989年 第1期 134-140页
作者:黄式宪 
人们曾说,爱与死,这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在“新瑞典派”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里,这个永恒主题被赋予一种现代的魅力,他把人们的感受提升到对人的现代生存价值进行哲学沉思的境界;同时,在叙事形态上,他第一个将文学的“意识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栩栩如生的龙与野草莓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2004年 第3期 24-27页
作者:HONDASYOUK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斯德哥尔摩时尚:野草莓,另外一种女孩子气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2011年 第3期1卷 46-47页
斯德哥尔摩,尤其是夏天的斯德哥尔摩,走在街上,总有那么几个时刻,恍惚间仍然觉得自己身处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世界。时尚在这座城市里减速行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野草莓”遇见了“云”
收藏 引用
《青岛画报》2007年 第9期 60-61页
作者:于轶婷 
题记:2007年7月30日,一个令无数人悲伤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不知有多少颗心在流泪,在哀悼他们共同的大师;这一天,20世纪最伟大的两位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与伯格曼同时离我们而去,像是依恋与追随:你走了,我也不要独活。本期的《视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伯格曼和《野草莓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5年 第10期 63-63页
作者:Kevin 
野草莓》我只看过一遍,但已经足以认识到伯格曼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艺术家了……将我跟他相比是在恭维我。伯格曼是一个真正的电影人,他使用任何手段,甚至幻觉,这是一种深奥的幻觉主义,它能够以一种欢快的方式呈现问题重重、令人不安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伍迪·艾伦:与伯格曼心性相通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1998年 第5期 33-38页
作者:萨达姆.哈姆赛 吕剑虹 
今天,个人已经成为艺术创造的最高形式和最大毒害。自我受到的最微小的创伤或痛苦,也会被放在显微镜下仔细琢磨,好象它的重要性是永恒的。艺术家视自己的主观、孤独和个性为神圣。于是我们最后都聚集到一个牢笼里,站在一起为自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伯格曼谈艺录
收藏 引用
《世界电影》1994年 第6期 67-90页
作者:英·伯格曼 邵牧君瑞典 
1944年,英格玛·伯格曼(1918—)在《狂乱》一片中担任编剧和副导演,由此开始了他辉煌的同时也富于争议的电影创作生涯。伯格曼于1982年拍出他的谢幕之作《芳妮和亚历山大》之后便基本上停止了电影创作活动,然而,人们对伯格曼的电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影视审美的梦幻特征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6年 第1期12卷 118-121页
作者:盘剑 
论影视审美的梦幻特征盘剑根据中外文字记载,早在电影问世之初,第一批观众就有了这样的感受: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伊芙特·皮洛也指出:“电影一经问世,人们就注意到梦与电影的相似。……我们还记得二十年代的一些初阶练习,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静散文
收藏 引用
《黄河文学》2009年 第10期 10-16页
作者:李静 
忽然想到狎玩与恋爱有那么一种读书人,待书如狎妓,如吃花酒,他们声称自己对书的态度是最轻松不过的,只为"玩乐",因此是最不功利的。他们若做出版,就会弄很情调很"小众"的杂志,培养一种柔软风流的名士文风。他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