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于胃的嗜酸细胞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并观察3例发生于胃的伴有显著嗜酸细胞性特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的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例1男,50岁,因上腹部不适2年入院,肿瘤位于胃体;例2女,47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长期服用甲巯咪唑,肿瘤位于窦体交界;例3男,54岁,因上腹烧灼样疼痛2年入院,肿瘤位于胃体。例1、2肿瘤均位于黏膜固有层,例3肿瘤大部位于黏膜固有层,局灶可见黏膜下侵犯。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偏位类似于嗜酸细胞样的印戒细胞癌,并且核具有一定多形性;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弥漫表达上皮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包括突触素、嗜铬粒素A、胰岛素相关蛋白1,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2%、5%和7%。结论原发于胃的嗜酸细胞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临床病理实践中需要与胃腺癌包括印戒细胞癌、壁细胞癌、泌酸腺肿瘤、颗粒细胞瘤等多种肿瘤相鉴别。并且其早期阶段即有较高的增殖活性,认识该罕见亚型的存在结合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