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锣鼓书"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锣鼓书——千年神鼓留遗韵
收藏 引用
《浦东开发》2012年 第4期 50-51页
锣鼓书相传起源于汉末晋初,原是在沪郊农村中的一种求神保佑太平的民间仪式"阴太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艺术形式。长篇锣鼓书以说为主,以唱为辅。锣鼓书的唱词大多以七字句为主,亦有十字句、连环句、垛句。词句通俗易懂,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千年锣鼓书能否产业化运作
收藏 引用
《浦东开发》2010年 第10期 52-53页
作者:王静 
如果锣鼓书能够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通过展示交流、作为旅游项目,以其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大家为其消费,那么锣鼓书将自然生成在市场化运作下磨练出来的、符合群众口味、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一种生存能力。这才是对锣鼓书真正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门峡锣鼓书现状及发展对策
收藏 引用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3期14卷 42-45页
作者:李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三门峡锣鼓书又叫陕州锣鼓书、四弦书、四股弦,是三门峡地区重要曲艺艺术之一。针对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形势下三门峡锣鼓书存在的理论研究滞后、作品创作不足、精品意识不强、传承人才匮乏等问题,从建立完善传承载体、尝试推进产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霍山“小捣戏”的代表性曲种及艺术特点分析
收藏 引用
《滁州学院学报》2022年 第6期24卷 81-84页
作者:许峰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以四弦书、花鼓、锣鼓书和渔鼓等说唱为主的曲艺音乐,安徽霍山当地人称其为“小捣戏”。这些曲艺音乐是当地人民世世代代在农耕劳动和生活中凝练出来的,口耳相传几百年,具有群众性、简便性、灵活性等特点。文章通过分析霍山“小捣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鼓留遗韵
收藏 引用
《河南电力》2019年 第5期47卷 86-87页
作者:张东命 赵锁刚(图)三门峡供电公司 
在素有'千年古村落,地下活化石'的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风景区,每到节日或周末,在一阵锣鼓敲响之后,听众就被吸引过来了。舞台上,几个人拉着二胡,弹着四股弦,手持大锣、小锣、铰,左脚踩梆子,右腿打竹板,热热闹闹地拉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都市曲艺生态的变迁及应对
收藏 引用
《曲艺》2014年 第10期 21-24页
作者:葛明铭上海市曲艺家协会 上海故事家协会 
一、上海曲艺的过去与现在上海的本土曲艺在清代末年开始日臻成熟并活跃,曲种主要是沪书、本滩、锣鼓书等,后来在文明戏、小热昏、隔壁戏等艺术样式的影响下,上世纪20年代初出现了独脚戏,随后独脚戏成为本土曲艺的最大曲种。同时在民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敬德:做民间乐海串珠人
收藏 引用
《浦东开发》2011年 第11期 55-55页
作者:张匀初 
他,19岁参加工作,便被锣鼓书独特的说唱形式所迷,从此四处拜师学艺,并传承、发展了锣鼓书的表现艺术。如今,年近七旬,他仍为传承锣鼓书艺术而忙碌。他就是谈敬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锣鼓书"的传承人。在新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拾零
收藏 引用
《当代学生(探秘)》2007年 第8期 11-11页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因源于明代松江府上海县露香园主人顾名世而得名。亦称"露香园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高著称于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