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锣鼓经"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湘西北龙舟赛锣鼓经音乐考述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1年 第5期 88-90页
作者:曾娜妮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学界对于湘西北地区民间仪式音乐的关注与研究.起始于杨荫浏先生于1956年带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考察组对湖南民间音乐的大面积普查。此次考察的成果,不仅编写了在民族音乐学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湖南音乐普查报告》,更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戏曲锣鼓经在视唱练耳多声部节奏教学中的运用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5年 第3期 90-92,95页
作者:安亮山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本文针对我国各类(级)音乐专业院校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与教程选编中节奏训练、特别是富有民族素材的多声部节奏训练内容相对匮乏的现状,提出以戏曲锣鼓经作为视唱练耳教学中多声部节奏训练的素材,以期为学科专业教育民族化、系统化的体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叠音在组配锣鼓经时特有的音色功能——音色型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2年 第2期23卷 65-69页
作者:李双来 
我们已知在音乐声学中有乐音和叠音两种音响.乐音用以表现音乐的主要功能是高低,即把高低不同的乐音有机地编织起来构成旋律乐曲来表现.在这里,高低是乐音的特征手段,音色则是色彩表现,可以说,不论什么音色的乐音,只要按照高低关系有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以东谈中国民族打击乐教育的“锣鼓经
收藏 引用
《音乐生活》2019年 第6期 90-96页
作者:尚永娜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王以东教授是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民族打击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著名的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两会会长。近日,他在北京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薛柏松的《大锣鼓经》说起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9年 第S2期 155-156页
作者:牛洪涛驻马店市豫剧团 
由河南省李云文化艺术中心组织创作的打击乐剧《大锣鼓经》,自上演以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该剧由薛柏松任出品人,李云任总监制和总导演,王松兴、郑桥水任总策划,我省著名剧作家姚梦松任编剧,李素奇任作曲。该剧以演奏会的舞台形式,讲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与锣鼓经——打击乐教学方法探索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95年 第2期 118-126页
作者:桂冠英 
我在黄梅戏打击乐教学实践中发现,尽管各种锣鼓点子的节奏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内部结构却有一定的规律,并且与数字组合有许多相关之处,锣鼓的快慢、长短与数字的多少、疏密也很吻合,即各种锣鼓节奏的组合可以与各种长短不同数字的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戏锣鼓经的来源与发展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89年 第1期 69-87页
作者:方集富 
黄梅戏原是以打击乐为主的剧种,最初由人以手执“车光”(即半只小铙镲)、“牙子”(即牙板)挨门演唱的形式,发展由多人围坐一起、敲脸盆底清唱(俗称抵板凳头),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演堂戏,逐步形成一个“三打”(即司鼓、大锣、小锣)“七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锣鼓经”漫谈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1年 第8期 12-12页
作者:张海龙不详 
戏曲"锣鼓经"又称"锣鼓点子",也简称"锣",系戏曲打击乐演奏的各种型式的泛称与统称。"锣鼓经"已形成固定规范的演奏模式,和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的音响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与打法,并有严格的记谱,一般用仓、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鼓师与京剧锣鼓经概论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2年 第12期 28-28页
作者:陈爱民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戏曲系 
京剧鼓师与京剧锣鼓经的关系极为密切,堪称人一体、共创辉煌。本文以京剧鼓师高度重视京剧锣鼓经的重要意义、京剧鼓师充分发挥京剧锣鼓经的艺术功能、京剧鼓师努力创造京剧锣鼓经的新的形式为三大理论视角,对京剧鼓师与京剧锣鼓经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民族打击乐》单元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5年 第1期 59-62页
作者:沈加云华东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 
单元主题:中国民族打击乐年级:七年级学习材料:1.音频材料:《金蛇狂舞》《春节序曲》《丰收锣鼓》《下西风》《鼓韵》《时迁偷鸡》片段2.视频材料:《老虎磨牙》片段、《牛斗虎》片段、京剧《霸王别姬》选段、豫剧《花木兰》选段、淮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