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长孙皇后"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兰州戏曲 振兴有望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5年 第3期16卷 71-73页
作者:陈培仲 
去年八月在兰州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我有幸观看了兰州市豫剧团演出的《日月图》和兰州市秦剧团演出的《唐太宗嫁女》,在座谈时,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这是两出基础不错的好戏,希望进一步加工后,将“图”送到北京,将“女”嫁到北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贺马少波文学艺术著作陈列室首展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8年 第2期19卷 70-72页
作者:王昌言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贺马少波文学艺术著作陈列室首展王昌言为祝贺马少波同志文艺生涯65周年及八秩大寿,步马老《战友京剧团重演<闯王进京>感怀》诗韵,敬咏七律一道:菊坛岁月弛复张,保府亲聆评帝王。戏改先驱轻赞誉,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谈我国古代劝说的入题艺术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1994年 第4期 23-24,22页
作者:卢隆光 
劝说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晶莹的明珠,是亿万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认真地研究古代巧妙的劝说艺术,探讨其委婉含蓄、奇警动人的入题手法,对于提高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古代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水桥》一剧人物新解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8年 第4期 109-111页
作者:田占云 
京剧《金水桥》(又名《三哭殿》)是一出优秀的传统剧目,剧中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老生、旦角、老旦、花脸都有重点唱段,是一出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重头唱工戏。此剧主要描写皇室内部一桩命案的发生与处理过程。驸马秦怀玉之子秦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隔行未必隔山──续丽雯印象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5年 第2期 31-32页
作者:安志强 
隔行未必隔山──续丽雯印象安志强续丽雯去年到北京首场演出的是新编历史轻喜剧《醒醉记》中的长孙皇后。这个角色在剧中是个二号人物,一号人物则是鼓足勇气敢于直谏的房玄龄,而促使这位习惯在唐太宗面前说"是是是"的房玄龄冒死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讲话的回避方法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1995年 第1期 9-11页
作者:卢隆光 
德国心理学家柯特·李文认为:“人的心理构造分为‘表层’与‘深层’两部分。”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往往隐藏着不愿让人知晓的秘密,如警戒心、成见、自尊心、心理压力等。因此,当我们与人讲话时,就要洞察其心中的奥秘,采取相应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慈·忍·变:官场江湖三字经
收藏 引用
《读者欣赏》2012年 第8期 124-127页
作者:冷成金 
众所周知,权术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且看古人是如何玩这门艺术的……李世民与孙权熟谙慈之道,深得臣子爱戴长孙顺德是唐太宗长孙皇后的族叔,多有战功。高祖即位,拜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为薛国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会“说话”
收藏 引用
《东北史地》2003年 第4期 37-38页
作者:宫玉春 
"说话"和"会说话"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这里指的"会说话",是把说话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的。既然是一门艺术就有许多学问包含在其中。自古至今,成功者都有"会说话"的本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贞观盛事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1999年 第6期 3-13页
作者:戴英禄 梁波 
人物表魏征 字玄成,谏议大夫,贞观名臣。李世民 唐朝皇帝,如唐太宗。长孙皇后 李世民之皇后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兄长,钦封赵国公。郑仁基 字尚竹,隋朝通事舍人。裴夫人 魏征夫人。房玄龄 尚书左仆射(左丞相)。唐公公 太监。月娟 郑仁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
收藏 引用
《雕塑》1999年 第S1期 56-57页
作者:赵农 
唐朝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纵马扬鞭,众臣环拥,来到九?山下,见九峰峻耸,地势奇特,心中欣然,已有百年之后安身之想,这一年李世民只有37岁。后来在长安城大明宫宫城上对诸臣说:“朕看九?山孤耸回绕,傍凿可置山陵处,联实有终焉之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