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问题驱动"
87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三境脉式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生物学教学》2025年 第2期50卷 21-25页
作者:胡有红江苏省扬州中学扬州225009 
基于问题驱动利用科学史料创设境脉进行教学,以绿色荧光蛋白为主线,引导学生复习PCR技术的相关内容,加深对重叠延伸PCR技术引导基因定点突变的认识,通过GFP蛋白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让学生在不断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问题驱动的高中几何案例设计研究——以解三角形中取值范围问题为例
收藏 引用
《福建中学数学》2025年 第2期 4-7页
作者:杨志敏 谢攀攀合肥孙家和教育名师工作室231600 中科大附中高新中学230088 
1问题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第四章节指出: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1].《普通高中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历史学习
收藏 引用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5年 第1期 35-36页
作者:顾露露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问题驱动法是指围绕学科核心知识,设计具有驱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走向深度学习的方法。该方法以问题牵引学习活动,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探寻历史的本质。该方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何利用问题促进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问题驱动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
收藏 引用
《数学小灵通(教研版)(中旬刊)》2025年 第3期 31-32页
作者:李蓓琪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 
项目式学习作为以解决开放式问题为核心的动态化学习活动,其核心目的是要通过问题来吸引学习者积极参与项目,并通过探究问题来获取知识技能,实现能力发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想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教学实践,借此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问题驱动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探索
收藏 引用
《教育教学论坛》2025年 第10期 96-99页
作者:陈俊臣 于博 郭秉淑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固体物理”是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和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晶体结构、晶格振动、能带结构、电子运动等知识基础。主要针对“固体物理”教学中知识抽象、理论性强、推导多以及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问题驱动在小学数学发展学生思辨力中的应用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5年 第3期 013-016页
作者:沈延安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心小学江苏 扬州 22526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课程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思辨力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辨力时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通过准确把握这些不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5年 第6期54卷 26-28页
作者:王志武绥中县利伟高级中学辽宁葫芦岛125200 
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例,基于教材分析,从学科素养视角构建问题驱动的线索,并论述核心素养视域下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步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真实情境与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与学》2025年 第3期 35-37,96页
作者:宋伟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无锡214499 
本文以探秘“鱼浮灵”为情境,按照“锐问睿学—我思我学—精练深学—导图展学—慧思会学”的教学环节,紧密围绕情境线、问题线和活动线这三条主线,通过系列问题开展初识“鱼浮灵”、探秘“鱼浮灵”的增氧原理和探秘“鱼浮灵”的增氧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策略
收藏 引用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年 第4期 72-74页
作者:何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736100 
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果评价这四个环节构成.提出问题环节直接影响问题驱动式教学能否有效开展,此环节最为重要的一步是教师提问,影响教师提问效果的因素有问题设计、提问时机和提问方式.本文以提出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真实情境和问题驱动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设计——以“探究影响Na_(2)CO_(3)水解平衡的因素”为例
收藏 引用
《实验教学与仪器》2025年 第1期42卷 38-41,45页
作者:李健荣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广东东莞523112 
以食用碱去油污的功能为核心问题展开教学,设定多个相互关联的情境问题,运用手持技术系统性地探究温度、浓度、溶液酸碱性及反应物本身性质对Na_(2)CO_(3)溶液水解平衡的影响,以“情境引线”贯穿课堂,建构开发情境素材的教学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