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闲"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视阈内的“”范畴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10年 第5期 5-9页
作者:苏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上海200433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是中国古代文化美学视角下的一个重要范畴,其于文艺理论中的运用也非常丰富。从先秦""作为最高人生境界之哲学奠定,到魏晋南北朝作为艺术审美意识之确立,再到唐宋作为艺术审美风格之崇尚,最后到明清作为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之乐与“亡”之悲——大观园主子们负价值休的当下意蕴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4期34卷 145-149页
作者:赵春艳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4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悲剧小说的高峰,这是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对其悲剧性的研究视角颇多,但还鲜有从休美学的视角对之进行剖析的文章。因而,从此视角去解读《红楼梦》文本中对大观园主子们休活动的大量描写,一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的三重向度与中国古代环境审美观念
收藏 引用
《大连大学学报》2023年 第3期44卷 1-6,20页
作者:刘精科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及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身体感官、心灵趣味和精神境界三重向度。从“”的身体感官这一向度来看,中国古代环境审美活动要求多种身体感官的相互协调与共同运作。从“”的心灵趣味这一向度来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拘人”与“散人”之间——从《东坡志林》看人苏轼的“”之美学内涵
收藏 引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 第10期30卷 10-13页
作者:高畅 黄念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东坡志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部笔记文合集,题材繁杂,内容贴近苏轼最真实的生活。文集中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苏轼的气质风度:他既非受外界拘束而囿于困境的"拘人",也非看淡世俗超脱离世的"散人",而是安然处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移模写”的思想实质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5期14卷 145-150页
作者:韩雪松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0096 
"传移模写"与刘绍祖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刘绍祖而言,"移画"仅仅表示他有能够超出一般画家的精密细致的描写能力。"传移模写"和临摹没有联系。"传移模写"以自然为粉本,"传移"强调创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谈“笔”
收藏 引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 第6期21卷 25-27页
作者:周哲良 王昌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笔"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从与"笔"相关或相联系的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或文学现象及理论入手认识它。首先",笔"之"",古代文论家们赋于它暇、自由、自然、随意、不受约束、从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园林的四时之景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2023年 第2期13卷 116-120页
作者:裴瑞欣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中国园林特重时序性景观,四时之景蔚为大观。四时之景的营造,选取不同时令的物候、人事、典故等,立意定景,点醒人们对时序变化的赏会;在此过程中,着意凸显四时之,以意、供以栖迟,敞开四时之美;进而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节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金中期诗话的三种理论取向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 第9期36卷 32-40页
作者:于东新 张晋芳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金代中期,随着“国朝文派”的崛起,金代诗话逐渐走出金初北宋诗话的藩篱,“至大正气,思虑深邃”的周昂诗话,“温厚平易,冲和清雅”的党怀英诗话,以及“诗画相通,清新逸”的王庭筠诗话,在继承“自然”精神基础上,它们分别对“奇”“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我七十二变 改装让工程机械上演乾坤大挪移
收藏 引用
《工程机械与维修》2015年 第1期 32-34 36-39页
作者:王小龙 
目前,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共同作用下,正在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速平稳增长期过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由增量市场逐步转化到存量市场。如何消化库存,成为全行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终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陆游词的心态——兼论陆词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4期25卷 145-148页
作者:梁桂芳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词的创作也具有独特心态。陆游的词学思想很复杂,他重视词体,较准确地把握了词的艺术特征;但他又是以写诗的心态来进行词的创作的。在词中,陆游以对逸的描写反衬愤懑不平的内心世界,将“疏狂”与“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