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阿列克西耶维奇"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创伤书写——以《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 第2期37卷 90-97页
作者:朱研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诺贝尔奖女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以其创伤书写构建了苏联和后苏联时代人们心灵与情感的编年史。本文将以《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核灾难口述史》为中心,探讨阿列克西耶维奇创伤书写的文体选择、思想主题、叙事特征与审美风格。在现代性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列克西耶维奇的纪实小说叙事艺术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2016年 第11期 163-169页
作者:侯海荣 胡铁生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科研处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吉林大学文学院 
白俄罗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西耶维奇以倾听者角色用"第三只眼"完成了关于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其口述纪实小说毫无刻意雕饰藻绘,通过声音纪实原生态的方式呈现了俄罗斯政权现当代不同史程中的恶之花。小说文本诸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列克西耶维奇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收藏 引用
《俄语学习》2017年 第5期 35-40页
作者:陈乐明 张俊翔南京大学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创作在文学形式和艺术特色上独树一帜。中国对其作品的译介总体上比较及时、全面。阿氏获诺奖前,中国学界多是用其作品佐证俄苏战争文学的发展、纪实文学与"非虚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倾听心灵的声音——斯·阿列克西耶维奇的非虚构文学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5年 第6期 5-10页
作者:田洪敏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15年阿列克西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人们再度关注俄语文学。同时,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微妙关系中,阿列克西耶维奇的获奖又被打上了"地缘政治"的痕迹,作家在西方得到的广泛阅读和在俄语世界的少有人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