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阿昌族"
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迷失与寻找——阿昌族户撒刀工艺特色初探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3期 73-77页
作者:游峭云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户撒刀(也称阿昌刀),作为云南本土颇具特色的民工艺中的一种,无论是它的历史沿革还是人文背景,都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拥有丰富人文资源的云南,使用铁器的历史悠久,在战国中晚期就开始了铁器的制作,2000多年来在制铁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昌族“蹬窝罗”舞蹈文化及其现代演变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 第2期 58-63页
作者:何雅云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本论文在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基础上,阐释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产生和发展过程。创新点在于以官方统一和组织民节日活动作为时间节点和变量,探讨在外部力量介入时民传统舞蹈文化演变的动态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昌族口传文学的现代遗存——“活袍调”
收藏 引用
《民艺术研究》2010年 第4期23卷 119-124页
作者:张蕾梅 杨开浪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主要保留在德宏州梁河县阿昌族聚居地区的"活袍调"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既是阿昌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也是阿昌族民间口传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本文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对"活袍调"的起源、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析阿昌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芒种》2013年 第5期 117-118页
作者:曹云华云南省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德宏阿昌族作为云南少数民,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这种传统音乐通过1:3耳相传得以传播和发展。通过对阿昌族民歌、舞蹈等传统音乐在不同活动及节日中的运用介绍,使人们对这一少数民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民艺术文化得到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昌族音乐现状调查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3年 第2期 124-126页
作者:何婷婷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之一,也是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之一。据2006年人口的统计数,阿昌族居55个少数民第38位,占全国总人1210.003%、少数民总人口0.03%;由于其特殊的社会生活形态,在阿昌族的音乐和生活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昌族民间舞蹈多元文化的调查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 第5期 60-65页
作者:唐白晶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昆明650021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民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跨境而居的民阿昌族长期与汉、傣、白等民生活在一起,历史上受周边民文化影响深远,表现在民间舞蹈方面多元文化的特点突出。本文根据田野调查、文献分析所得,对阿昌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昌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设计研究——以云南省陇川县户撒乡芒俄村奘房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19年 第4期 111-116页
作者:王强 陈嘉晔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本文以阿昌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奘房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从设计学、建筑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芒俄村奘房的选址布局、形态结构、空间构成与色彩装饰进行分析,总结奘房因地制宜、兼容并蓄、因需而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昌族“春灯”文化及曲调唱腔特征探究
收藏 引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 第5期 63-64页
作者:钟小勇德宏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云南德宏678400 
阿昌族的"春灯"文化属于阿昌族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阿昌族的生产生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宗教、武术、服装、道具、说唱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形式。本论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云南阿昌族传统服饰视觉符号设计创新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世界》2020年 第7期 34-35页
作者:罗茜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云南阿昌族传统服饰特点鲜明,类型多样,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传统服饰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一种传达特定含义的视觉语言,可以运用符号学理论,从语汇、语义、语法等角度对阿昌族传统服饰视觉符号进行分析研究,讨论运用创新设计方法,拓展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昌族民间音乐历史变迁研究
收藏 引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 第4期 60-62页
作者:钟小勇德宏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云南德宏678400 
阿昌族是我国云南西部边疆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民之一,具有古老而悠久的文化历史。民民间音乐属于阿昌族传统文化形式之一,经历了无数次的历史变迁。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自然和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化历史的不同,从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