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陈佩秋"
5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人格、艺格两追求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5年 第3期 84-89页
作者:陈佩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搞绘画的人,首先要懂得画画是为自己画,而不是为别人。从事这一行,自然是为了心中对这一行的喜爱。画家都应该是有个性的人,无论对艺术,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特别是面临名利诱惑的时候,要清楚自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佩秋的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2年 第2期 4-5页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佩秋作品选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2年 第2期 6-11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苍莽幽微之境——陈佩秋不断为画坛关注的新变
收藏 引用
《美术》2004年 第3期 114-116页
作者:尚辉上海美术馆学术部 
陈佩秋的名字为画坛所熟悉,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而且,作为一代书画大家和鉴定大家谢稚柳先生的夫人,她的名字也总是和谢稚柳连理在一起。这不仅暗示了陈佩秋高起点的从艺历程,而且谢陈伉俪的书画合作,联展也一直成为当代艺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佩秋:山高水长,美意延年
收藏 引用
《新民周刊》2016年 第46期 86-90页
作者:王悦阳 
“我经常拿着自制的毛笔、墨水瓶,带着一卷小纸,到处去画画、写生,感到乐趣无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赵管 并肩称雄——海派名家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及其绘画作品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20年 第9期 37-42页
作者:若水不详 
谢稚柳、陈佩秋二位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海派名家,画坛著名的神仙眷侣。他们夫妇因艺术而结缘,为了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在艺术创作的艰途中相互扶持共同坚守,携手走过了几十个春。在艺术上,他们既面貌迥异,又互有关联,以绘画艺术论,他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赵管 独领风骚——谢稚柳与陈佩秋伉俪的书画艺术
收藏 引用
《东方收藏》2021年 第9期 22-31页
作者:朱浩云不详 
众所周知,整个元代尽管只有不到百年的时间(1279—1368),但是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注重笔墨情趣,将传统书法融入画中,强调诗、书、画的统一,强调文学修养,绘画不求形似,这一点集中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佩秋:海上画坛的旗帜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2年 第12期 16-16页
陈佩秋先生是声闻中国的书画大家,是海上画坛的一面旗帜,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标致性人物。她的画作由宋元入手,融合中西,独成一格,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在陈佩秋百年诞辰之际,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谢稚柳、陈佩秋艺术论
收藏 引用
《国画家》2016年 第5期 7-9页
作者:徐建融 
在近百年的中国画坛,谢稚柳、陈佩秋先生的艺术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意义,正引起越来越多人士广泛的关注。尤其在今天,从包括书画在内的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和机遇来分析,其意义更显突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难出新 云蒸霞蔚——记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得主陈佩秋
收藏 引用
《秘书》2016年 第11期 46-48页
作者:张为民 
陈佩秋出生于河南南阳,上世纪30年代随家人一同南迁到云南昆明,在那里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期。1942年高中毕业,陈佩秋亲睹和痛感羸弱中国被强蛮外族侵略欺凌的苦难,心中萌生了"科技救国"之念,遂欲报考工科专业。父亲希望爱女学点实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