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陈颙"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马兰花》的嬗变——谈陈颙的导演艺术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3年 第1期 21-25页
作者:蔡体良 
重排《马兰花》遇到的头一个课题,就是求变,如何摆脱“原形”,使之脱颖而出,耳目一新,为当代观众所接受。创造中往往有一种习惯定势,先入为见。导演在寻找舞台创造新的契机过程中,不是放在局部上,不是注视一个方位,而是力图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颙的戏剧观刍议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21年 第6期 90-95页
作者:曹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陈颙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戏剧导演之一。她有着广博的知识积累与深厚的文化功底,初学的是新歌剧,后又浅学中国戏曲,继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新时期又尝试把布莱希特介绍给中国观众,亲身体验过多元化戏剧风采。本文将从陈颙丰富多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颙话剧演剧美学思想及导演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1年 第8期 54-57页
作者:曹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陈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戏剧导演之一,青年时代她投身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读中央戏剧学院、留学莫斯科卢那察尔斯基国立戏剧学院,接受了正统的斯氏体系教育。但她不以斯氏体系创作为标榜,并学习中国戏曲美学的创作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她的位置 在那旗帜下 读陈颙的《我的艺术舞台》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2年 第4期 58-61页
作者:欧阳逸冰 
庆幸上帝赐给我对话剧的钟爱,使我从儿时就能仰望话剧艺术那奇妙的星空——一颗颗璀璨的星斗都珍藏在我灵魂的宝匣里……当我再次见到上帝时,我将会满含感激地说:哦,生而逢时了,你让我仰望了他们,热爱了他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颙的戏剧精神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4年 第6期 9-9页
作者:廖奔 
陈颙老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有成就的导演,经受过正规、系统的学院式教育,50年代和徐晓钟、张奇虹等人还留学苏联。在中国百年话剧史上,他们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导演。前面有田汉、欧阳予倩、焦菊隐、黄佐临等人奠定了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传统·创新·政治看中国与全世界各地华人的话剧情况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1993年 第1期 4-9页
作者:黄佐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按:美国纽约杂志《戏剧评论》举行笔谈研讨会,总题如上,共分七个问题。被邀请笔谈者为: 黄佐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名誉院长) 陈颙(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导演) 范逸松(上海戏剧学院形体教师) 赖盛昌(台北艺术研究院戏剧系主任) 钟德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简讯12则
收藏 引用
《剧本》1991年 第4期 20-,54+72+75+78页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排《关汉卿》为了纪念田汉从事文艺活动70周年、“左联”成立60周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排并演出田汉的名剧《关汉卿》。田汉的《关汉卿》颂扬了关汉卿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精神和他敢于为民请命、为民挥毫的胆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舞台监督功能的思考
收藏 引用
《艺苑》2013年 第5期 30-31页
作者:陈丽芬厦门歌舞剧院办公室 
要充分发挥舞台监督在艺术创作中的学习功能,在艺术生产中的监督功能和纠正功能,在剧目复排中的档案功能。只有真正培养出合格的舞台监督,充分发挥舞台监督的功能,才能使剧院真正建立起规范的艺术生产制度,保证艺术演出的质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遥望申江悼英才——记追思胡伟民座谈会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89年 第8期 58-59页
作者:焦一明 
我国著名导演艺术家胡伟民因病不幸于6月20日于上海逝世。首都戏剧界得悉噩耗,无不感到悲恸与惋惜!因为他年仅56岁,正值英年有为之际,却仓促离去。7月4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会联合在京召开了追思胡伟民同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艺人才研究会在京举办戏曲导演讲习班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0年 第1期11卷 91-91页
作者:张晓晨 
中国文艺人才研究会与北京市文艺人才研究会于去年在京联合主办的戏曲导演讲习班,发挥了北京地区的导演人才优势,邀请了李紫贵、夏淳、陈颙、胡沙、王荣增、朱文相、迟金声、张玮、孙毓敏、钮骠、逯兴才、周传家、赵英勉、于虹、王永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