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陶渊明诗"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真中求美 淡中见淳──对陶渊明诗的美学欣赏
收藏 引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4期 57-59页
作者:黄宇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陶渊明诗意屏》探究戴本孝隐逸画风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5年 第A1期31卷 176-178,214页
作者:王晓媛南通博物苑江苏南通226001 
戴本孝为末清初的遗民画家,新安画派中坚人物,一生不仕,能,工画山水,传世作品极少。文章对南通博物苑收藏的戴本孝绘《陶渊明诗意屏》进行赏析,解读其对陶的独到体悟,探究其独具一格的隐逸画风之形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渊明集译注》前言
收藏 引用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1期20卷 38-43页
作者:魏正申 
伟大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以他独有的思想和人格一直在激励着历代的人们;以他的光辉艺术实践启迪着一辈辈作家。陶公的文为古今众多的读者所钟爱,致使“陶渊明热”经久不衰,驰向世界。 多年来,笔者在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言少为哪般?
收藏 引用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2年 第5期 38-41页
作者:杨建华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 
中国古中为什么少六言?留意古典歌体式发展的同学可能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中国古典歌,四言,有《经》和曹操为代表,其艺术成就独步天下;五言,前期有《古十九首》和陶渊明诗为代表,所取隆名震古烁今;七言,其经典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庐在人境——中国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下)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19年 第4期10卷 88-101页
作者:程章灿不详 
本次讲座主持为南京艺术学院俞锋先生,主讲人为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姜寿田:书家本色是书生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4期 200-203页
作者:黄君 
数千年来,中国书法从创作到解读,其实主要是由"文人"执掌其职的,只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文人的个体生命意识尚未融入书法形式之中。汉魏以后,书法成为表达文人心性情怀的独特艺术,与此同时,随着汉字书写活动的深入和普及,大量非文人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苏轼的和陶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 第3期 89-92页
作者:丁睿贵阳市金筑大学 
在苏轼留下的二千七百余首中,有一百二十四首和陶.《王十朋注苏序》说:“东坡先生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方言,莫不毕究.”作为“胸有万卷书”的北宋坛大家,为什么要花那么些笔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6年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
收藏 引用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4期26卷 13-15,22页
作者:周浪 张驰九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1、略论林语堂的翻译观-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译为例陶/龚爱华、任芳//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一期2、陶渊明对家族风范的承续/李剑锋//九江学院学报一期3、陶渊明《饮酒》系年考辨/孔德//九江学院学报一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文艺创作理论之我见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年 第2期 75-80,88页
作者:才彦平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坛巨匠,文章、词、书画诸方面都有极高造诣,他对北宋中叶之后的文坛和艺坛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如此,他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见解。其中一些精辟的论述,对现在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也未失去其借鉴价值。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毛泽东词中的山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 第3期8卷 33-38页
作者:肖体仁 
毛泽东词几乎篇篇见山,这些山无不神采飞扬,仪态万千。山是毛泽东最常用的空间意象;移情入景,化静为动是毛泽东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本文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毛泽东何以爱咏山的内在根源及咏山词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