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陶艺作品"
59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陶艺作品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5年 第2期 82-83页
作者:陈剑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艺术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艺作品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8年 第3Z期 12-12页
作者:徐继春广州工商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玉香炉》陶艺作品赏析
收藏 引用
《天工》2025年 第8期 95-95页
作者:乐云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设计说明:该作品底盘直径18 cm、高13 cm,由炉盖与底板两部分组成。为了使釉料着色更为鲜亮,采用超白瓷泥料做坯,以中高温雪白色釉、窑变艺术釉-金属釉料上色。炉盖运用印坯成型技术,塑造成“碗”状,盖上的三个圆孔则借助陶艺工具穿孔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姚夏雨 陶艺作品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2年 第A1期28卷 I0029-I0037页
作者:姚夏雨宜兴日报社书画院"墨颜居"工作室 
姚夏雨(1966一),男,汉,江苏宜兴人,自幼喜好书画,工书法,擅长于紫砂壶设计、制作与陶刻,长期心摹手追,在紫砂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耕耘,创作作品风格自然,生动,古朴大气,承古融今,创作思路开阔,集诗词、歌赋、书画为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陶艺的语言与境界——毕晓生陶艺作品
收藏 引用
《美术》1997年 第8期 62-63页
作者:李砚祖 
曾在一篇访日观感的文章中我谈到中国现代工艺和现代陶艺需要提倡“精工精致”的精神,乃至需要“创造精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术设计系青年教师毕晓生的陶艺个人展上,我看到了所希翼的“精致”,颇感兴奋。毕晓生的70余件近作,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灰釉之美——“番石榴灰釉”在陶艺作品中的艺术表现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年 第6期 192-193页
作者:刘菲菲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多种多样,有造型、有装饰,而釉色在陶瓷艺术表现中最为直接,展示了陶瓷艺术的精神内涵。传统的草木灰釉,含钙、硅、铝、镁、铁、锰等化学成分,因天然植物成分不同、含量不等,不同组成的釉料烧成的自然效果也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陶艺创作的得与失——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美术》2020年 第12期 144-145页
作者:周冬艳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中国古代文明史与陶瓷的发展密不可分,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才能的中国陶瓷作为特定的文化符号享誉世界。当然,没有一种艺术形式是亘古不变的,纵观陶瓷艺术的发展由极具实用的原始彩陶到艺术性、创造性的陶艺作品,时代发展激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郑宁陶艺作品
收藏 引用
《装饰》2003年 第8期 18-19页
作者:郑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釉彩与瓷艺的新突破——宁钢陶艺作品
收藏 引用
《美术》2021年 第10期646卷 152-153页
作者:黄梦新西安美术学院 
一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着自身生存的土壤,这片土壤包含着艺术家自身的成长轨迹,外部的综合环境影响,同时也包含着艺术作品的市场走向与大众的审美需要。景德镇的瓷上绘画一直是当地陶瓷创作与发展的主流,东方文化下本土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形态与艺术再造——“新石器”陶艺作品创作之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4年 第1期 148-149页
作者:吴昊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大学时我接触到了陶艺,就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充满无限可能的陶艺创作中。陶艺有着独特的艺术特性,从材料工艺到成型工艺的深入探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但这也是必经之路。在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初期,学习途径非常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