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2019年6月21日宫崎骏导演的动漫《千与千寻》以电影的形式在中国各大影院上映。这是时隔18年的对《千与千寻》迷的一个回赠。动漫《千与千寻》是现实世界与灵异世界的二重奏,以其生动而严密的故事情节铺叙多种人物、多个情景,意蕴深厚,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目前学界对此多为文学艺术意象叙述、伦理人性批判、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解读,而较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层次探讨。因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雇佣劳动理论视角来尝试解读影片中的个别片段隐含的深层次意蕴,具有非凡意义。
摘要:资本逻辑成为存在之道、"资本正义"话语粉饰太平以及雇佣劳动成为大众命运,本质地构成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生发的存在境遇。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即对劳动资料初始持有的正义性检阅,对劳资交换实质的正义性检审,对劳动活动情状的正义性检讨,对劳动财富分配的正义性检视。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思想在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千方百计促进和保障就业以守护劳动者做人尊严,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以增强劳动者获得感,强力规约资本和权力的恣意妄为以捍卫劳动者主体地位,努力改善劳动工作环境以提升劳动者幸福感。
摘要: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前进方向。自主联合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主联合劳动为导向,从制度设计上确立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逐步建立自主联合劳动制度,消除雇佣劳动制度的残余。
摘要:马克思扬弃了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等的"劳动价值论",辩证汲取了黑格尔劳动辩证法蕴含的人的异化理论,批判了异化劳动催生的劳动产品不共享、劳动过程痛苦、类本质失衡、类交往变异等异化本质,萌生了"社会活动""社会享受"相统一的"共享发展"雏形;在解读"感性的、真实的、对象性的"自由劳动本质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共产主义革命""积极的共同体"恢复自由劳动本质的路径;在系统研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价值与使用价值、"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雇佣劳动"的异化本质等理论思辨中,阐释了共享主体、共享内容、共享层次、共享目标等理论要件,建构了自由劳动的共享模型,生成了成熟的"共享发展"思想。这些原创思想内核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明晰了共享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机制。
摘要:异化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及其手稿,马克思借以阐释异化的话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从人的类本质出发,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普遍异化现象。唯物史观创立以后,马克思的研究视角发生了根本变化,马克思不再从抽象人本学出发分析对象化何以表现为异化,而是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剖析在商品拜物教这一特殊的异化表现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以体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对商品拜物教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劳动解放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摘要:经济因素和文化、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联系。然而一直以来,对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多将经济因素视为决定的和静态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表现出一种简单化、粗放化的倾向。实际上,经济本身是流动和变化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之间呈现出复杂的互动关系;而在很多时候,经济充当的又绝不仅是影响的和外围的因素,本身更常常是文化、文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策划了这期宋代经济与文学研究笔谈。笔谈中既有对宋代文学文本的经济解读,也有对文人创作的商业特征、文体的经济因素的宏观思考,希望能以一个断代为对象,为文化、文学现象的经济考察提供一个参照。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股份合作制的特点、优越性及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建议。
摘要:1978 新工人 自改革开放始,由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群体,被强加"民工"、"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等称呼,但他们已逐渐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成为在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从事雇佣劳动的新工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摘要: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社会应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前进方向。自主联合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主联合劳动为导向,从制度设计上确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逐步建立自主联合劳动经济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经济制度,消除雇佣劳动制度的残余。本文对这一新经济制度作了初步构思和理论探索。
摘要:劳动与资本之所以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不仅因为劳动及由其异化而来的资本是近代商品生产的两个要素,更因为它们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来社会矛盾运动的基本动力。仅此而言,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因为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当然是不朽的著作。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雇佣劳动?是否还存在资本?以及劳动与资本的矛盾。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此一直持否定态度。但随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无疑为我们探索这些重大历史问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师东兵先生30多年十读《雇佣劳动与资本》,并以艺术的形象语言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感受和思考,或可作为社会生活演进与人们认识深化的一个典型,读来另有韵味。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