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青花"
87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刘静青花陶瓷艺术赏析
收藏 引用
《景德镇陶瓷》2013年 第5期23卷 I0094-I0095页
作者:刘静景德镇陶瓷学院 
刘静 1985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景德镇陶瓷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国家三级陶瓷彩绘装饰技师,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艺术交流中心会员。2008年毕业于陕西省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国画专业,师从李强教授,2011年毕业于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花山水画的四时意象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年 第4期54卷 16-17页
作者:刘晓华 刘小娟不详 
青花山水画意象,就是在意境中的形象塑造,把意境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意造境生",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地。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的集中,加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文人画对十七世纪民窑隐逸题材青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陶瓷学报》2015年 第3期36卷 322-324页
作者:何科丁 苗丽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传统民窑青花在其发展过程中曾数度发生美学风格及审美思想的变迁。论文以十七世纪民窑青花的艺术风格流变过程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其隐逸题材展开分析,并从文人画中探寻这一风格流变的根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独特技艺的“剔青”青花特征与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19年 第12期55卷 92-95页
作者:罗小聪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 
“剔青”青花采用独特的“剔青”技艺,广泛借鉴与汲取了传统青花、民间艺术、水墨画、油画等技艺。基于独特技艺,“剔青”青花在视觉感受、表现力和构成形式上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并在革新传统、推动创新、强化本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花艺术的现代走向——青花艺术创作谈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2年 第4期27卷 90-91页
作者:吴凡吴凡陶瓷景德镇市333000 
青花艺术是陶瓷媒介上的装饰和绘画艺术。早在唐代,原始青花作为一种陶瓷装饰手法已经出现。元时,受伊斯兰世界的审美观以及西亚和中东市场的促进,青花装饰技法很快成熟,并受到中国文人水墨画的重视,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花艺术之我见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05年 第3期20卷 23-24页
作者:张健夫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333001 
青花是火的艺术,一件完整的青花工艺美术品,还必须经历火的洗礼。只有烧成后才能检验你是否成功。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巧,深厚的素养才能创作好青花艺术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气·悟”中的艺术——浅谈传统陶瓷青花纹饰的表现形式
收藏 引用
《景德镇陶瓷》2010年 第4期20卷 I0176-I0177页
作者:李倩 吴景华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引言传统陶瓷青花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中不断发展,吸收着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及其思维精神。如藏传佛教时期元代的莲瓣纹,还有明清年间的青花均吸收了中国画"墨分五色"的分水技法等等,可谓形式繁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民窑青花纹饰对当代陶艺创作的启示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16年 第S3期31卷 97-100页
作者:杨贺师蓝精舍 
中国当代陶艺是由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表达了陶艺家对他所处时代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更善于汲取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家的技艺与智慧,从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与完美融合。本论文主要以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水青花与浅绛彩瓷器绘画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03年 第7期 59-62页
作者:龚迅 
在中国近300多年的陶瓷历史上,有两段特殊的时期:明末清初、清末民初。这两个时划,社会生活急骤动荡,皇权统治摇摇欲坠。连年的战乱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生产秩序混乱,统治阶级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遭受着极大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青花莲纹在陶瓷设计中的装饰性
收藏 引用
《陶瓷研究》2022年 第3期37卷 44-46页
作者:杨海怡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景德镇333403 
莲花纹样是中国传统花卉图案莲花文化的一大精髓,莲花在造型、色彩、以及设计工艺制作等各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浓厚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和丰厚的现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内涵。陶瓷与莲花纹样的完美结合在现代陶瓷立体纹样中不仅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