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非功利"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无名艺术观”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年 第1期56卷 133-146页
作者: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唐宋以来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形成一种"无名艺术观",这是一种非功利目的的艺术观,根源于至人无名、无凡无圣的平等哲学智慧,深刻地影响了传统艺术创造。这种"无名艺术观"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把握:巨师神髓,说无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1990年 第6期 14-19页
作者:朱国庆 
一、什么是终极关怀 人类需要种种不同的关怀,需要物质上的关怀,也需要精神上的关怀;需要有形的关怀,也需要无形的关怀;需要直接功利的关怀,也需要非功利的关怀。终极关怀就是无形的、非功利的精神关怀的最高境界。 人类的终极关怀导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云戏剧”有关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3年 第11期 20-21页
作者:马楠中国美术学院 
云,一个体态丰满的虚构。阿里斯托芬在剧作《云》中对云神不乏溢美之词。云神没有固定的形状并脱离于限制和束缚之外。正如阿里斯托芬在其另一剧《鸟》中所构筑的云中鹧鸪国一样,云神的居所正是乌托邦之所在。统合在云之下的元素结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夜深人静读书时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1998年 第2期21卷 58-59页
作者:张振忠 
夜深人静读书时张振忠在大学里教书,岁月经年,寒来暑去,书是始终为伴的。每得空闲,或是心里存了什么想法,便要求之于书。读书之乐不可说没有,但大多在有意为之或不可不为。凭心而论,要不误人子弟便不可不读书,既做了文人学者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艺术赏析
收藏 引用
《芒种》2015年 第8期 113-114页
作者:张春继四川美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 
清新雅致、意蕴悠长的青花瓷是我国瓷器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传世数量少,使其成为广大收藏家争相拥有的藏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国家文物——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进行艺术赏析,从形象化的手段、艺术的虚拟性、非功利情感和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审美的现代启示
收藏 引用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 第5期31卷 23-27页
作者:章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杭州310028 
当代大众艺术形式极为匮乏。而传统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具有非功利性创造、全面审美实践、艺术化生存、双重性自由等特质,为当代艺术审美的突破与创新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探艺术作品美的内涵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5年 第9期 114-115页
作者:魏惠兰武汉理工大学 
文章指出,艺术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心"为美、"道"为美、"文"为美,并从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来源、情感共鸣、"悲剧"的特殊情感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庄子“虚静”说的审美心理意义
收藏 引用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3期 169-170页
作者:姚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虚静"说作为先秦道家认识论的观点之一,有其自身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当它被引用到中国古典美学后,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据十分显要的地位,并且贯穿于中国艺术创作、艺术审美鉴赏领域。本文从虚静与审美静观、审美的非功利性、以及&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轼“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浅析苏轼外任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1年 第3期 249-250页
作者:衡蓉蓉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210000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他的《宝绘堂记》提出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人生态度,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揭示苏轼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设微妙情境,保持恰当距离,收获独特成效——从“心理距离”谈班主任管理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教师》2010年 第S1期 313-314页
作者:汪珍安徽省芜湖县二中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繁细而又令人愉悦的艺术工作,它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强烈的责任感,更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要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实用的特殊审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