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4篇电子文献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篇哲学
    • 7篇哲学类
  • 5篇文学
  • 4篇艺术学

主题

  • 14篇非美学
  • 7篇巴迪欧
  • 3篇真理
  • 2篇艺术
  • 2篇诗歌
  • 2篇艺术构型
  • 2篇事件哲学
  • 2篇艺术真理
  • 2篇内在性
  • 2篇阿兰·巴迪欧
  • 2篇真理程序
  • 2篇政治
  • 1篇哲学
  • 1篇真相程序
  • 1篇艺术哲学
  • 1篇“类性”
  • 1篇先锋派
  • 1篇实在界
  • 1篇解缝
  • 1篇新范式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篇马文灏
  • 1篇周盈之
  • 1篇谭新凤
  • 1篇张璐
  • 1篇李长生
  • 1篇黄其洪
  • 1篇谭成
  • 1篇顾晓路
  • 1篇姚思宇
  • 1篇毕日生
  • 1篇查鸣
  • 1篇蓝江
  • 1篇夏开丰
  • 1篇张丹旸
  • 1篇汪雨申

语言

  • 14篇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非美学"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非美学与作为真相程序的艺术——巴迪欧的艺术思想简论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 第2期34卷 182-189页
作者: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 
在巴迪欧看来,艺术及其创作根本不需要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作为其指导,相反艺术本身就是哲学的前提之一。因此试图让艺术顺从于其意志之下的美学被巴迪欧置换为让真相从中涌现而出的非美学。这样,非美学不再寻找主宰艺术创作的观念的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美学”与“对实在界的激情”:巴迪欧论先锋派艺术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 第2期41卷 203-210页
作者:夏开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杨浦区200092 
巴迪欧辨别了艺术中的教化图式、古典图式和浪漫图式,先锋派艺术并没有提出新的图式,而是对以往图式的合成,即"教化-浪漫"图式。巴迪欧试图提出新的图式,即"非美学"图式,它既是内在性的又是独一性的,也就是把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拉吕埃勒:从哲学走向非美学
收藏 引用
《江海学刊》2022年 第3期 34-42页
作者:黄其洪 马文灏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拉吕埃勒认为标准哲学试图用外在于实在的范畴规定实在,而标准美学试图用外在于艺术的范畴规定艺术,这种美学对艺术的企图伤害了艺术,否定了艺术真正的内在性内容。拉吕埃勒反对这种企图,以摄影为切入点,先后提出了摄影和非美学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迪欧对诗歌的“非美学”批判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9年 第6期39卷 142-151页
作者:汪雨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200240 
巴迪欧提出的"非美学"概念中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将艺术从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与哲学相对的一种独立的真理程序。诗歌曾经一度被柏拉图所摒弃,原因就在于它源自模仿的模仿,无助于理想之国的建立。然而在巴迪欧的思考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达艺术真理的美学之路——论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23年 第4期 19-26页
作者:谭新凤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巴迪欧以“非美学”思想开启了哲学与美学对话的新方式。他重新阐释了哲学与艺术的关系,试图以“非美学”思想重构西方美学史。在他看来,艺术具有独立性,真理来自艺术本身,因此,要在艺术领域中追寻真理。艺术真理的选择在于“忠诚主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朗西埃与巴迪欧的“非美学”之争
收藏 引用
《外国美学2016年 第1期 171-181页
作者:顾晓路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分析了巴迪欧如何通过对艺术与哲学的传统关系图式即教诲式、浪漫式、古典式的批判,从而创造性提出了'非美学'的关系图式。在这种具有内在性与独一性非美学关系中,艺术如何作为一种真理程序而生产出自身的真理。另外讨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恶”的伦理学反思与“真”的非美学建构——以巴迪欧的尼采阐释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24年 第3期 9-17页
作者:姚思宇南京大学文学院 
巴迪欧在20世纪90年代对尼采的阐释,与其“真理伦理学”的重建相关,在伦理学反思的基础上推进了“非美学”的认知。巴迪欧从恶的形象出发,重新把握尼采疯癫之语的断裂性,包含对命名与介入问题的思考。在真理伦理的建构中,“忠诚”的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内化于哲学之中的非美学思想——论巴迪欧的美学思想
收藏 引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 31-35页
作者:查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1100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法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手册》是他的最主要美学理论著作。他提出了艺术内在化于真理即哲学的美学思想。并通过重新建立诗歌、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与哲学的联系来阐释他的这一非美学观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一种艺术哲学的新范式——略论阿兰·巴迪欧的艺术思想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2014年 第1期 120-125,160页
作者:谭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当代法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兰·巴迪欧的艺术思想颇具特色。他一方面重新思考了艺术和哲学的关系,提出了非美学的艺术思想,实现了艺术与哲学的"解缝",另一方面,思考了艺术与当代世界的关系,提出当代艺术的使命是反对&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真理是始于事件的“艺术构型”——阿兰·巴迪欧的艺术真理观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5期45卷 9-14页
作者:毕日生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阿兰·巴迪欧从集合论的“类性”事件哲学出发,认为真理来自艺术、科学、政治和爱四个真理程序中。真理是一个过程,一种信念。真理就是主体对事件的忠诚。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独一的”非美学关系。艺术真理是始于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