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革命"
68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与革命的捍卫者--记西盖罗斯的壁画
收藏 引用
《美术》2008年 第4期 108-114页
作者:李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 
“西盖罗斯的作品绝妙地证明,一个真正卓越的艺术家首先是伟大社会思想及对伟大思想深信不疑的表现者。这种信念愈强.这个艺术家就愈伟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电影中的革命历史题材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2年 第3期 74-75页
作者:张东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 
电视电影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介于电影与电视之间,可以说是在屏幕上放映的电影,也可以说是用电影手法拍的电视剧,其准确的类型定位,现在还没有个统一的认识.但是电影、电视行业对其都非常重视,在各自的权威奖项中为电视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现代陶艺的旗帜——彼得·沃克斯与奥蒂斯陶艺革命
收藏 引用
《美术》2010年 第8期 114-119页
作者:郅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 
“在彼得·沃克斯的影响下,每一位艺术家都保持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沃克斯是一位开拓者,我认为他在美国艺术史中的地位和威廉·德库宁、杰克逊·波洛克同样伟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爱欲向度:马尔库塞与审美革命
收藏 引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年 第3期 175-184页
作者:杨小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已成为本世纪提供给人类的丰富的精神遗产的一部分。马尔库塞把美和艺术看作是人基于本能、爱欲、感性的潜能对抗异化社会和现实压抑的政治力量,对于他来说,革命就是清除受到欺骗、受到压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形式、艺术自律、革命——马尔库塞艺术理论的三个关键词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06年 第4期27卷 155-158页
作者:周朔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310 
审美形式是艺术的本体存在,是艺术自律的承担者。艺术自律是指艺术具有一种独立于现实世界必然性的自由自主的特性。在艺术自律的世界中,人和自然摆脱了异化和外在的压迫,呈现出自由自在的本真状态。艺术的革命功能呈现为:否定功能、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历史题材剧看新时期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2年 第1期 103-106页
作者:熊姝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新时期以来,现代戏创作在过去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舞台实践和多方面的艺术探讨,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不仅更加自觉地靠近和运用戏曲艺术的规律,并且呈现出活跃的创作局面。戏曲编导们热情地拥抱和贴近生活,敏锐地感受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水墨革命革命水墨——杨之光的时代意义
收藏 引用
《美术》2016年 第9期 55-62页
作者:杨小彦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已经有不少文章介绍过杨之光先生的从艺经历。概括起来,以下两点对他的成长甚为重要,一是年轻时曾短暂接受过高剑父教诲,二是到北京入中央美院绘画系,成为新中国第一届美术大学生。受到写实主义的严格训练。其中徐氏教育比高氏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常生活的微革命
收藏 引用
《美术》2014年 第2期 101-102页
作者:朱小钧大道艺术基金执行董事 
“慢”,在中国艺术的这60年中几乎是个消失的词汇。我们的艺术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会怀疑,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个人生活,我们的传统里有没有“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至上”到左翼精神:欧阳予倩电影中的革命主题表达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2年 第11期 115-118页
作者:田心迪 庄君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进入20世纪30年代,欧阳予倩的电影创作逐步由“艺术至上”主义转变为左翼进步思想,“革命”成为欧阳予倩重点表达的主题。欧阳予倩通过互文古典文本,为“旧故事”赋予时代的新内涵;借助人的塑造,反思战争背景下革命意识的觉醒;借由家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的想象:《红色娘子军》中女革命者形象叙事规范的生成及更新(1956-1976)
收藏 引用
《妇女研究论丛》2019年 第3期 54-66页
作者:王小蕾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成员们以群体身份展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自觉能动性。1956-1976年,这一女革命者群体形象在以"红色娘子军"命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被反复塑造与摹写,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