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革命"
683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迎接智能互联时代:英国报业的新革命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2年 第7期 15-16页
作者:张磊 左登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 
借助智能手机的应用平台,报业可能会找到新的盈利途径.从而实现订阅、发行、广告等收入来源多元化,不断开辟新的收入路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米勒的《拾穗者》:从基督教到大革命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0年 第3期 84-90页
作者:盛葳《美术》 
19世纪法国艺术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常常被看作一位田园牧歌式的农民画家,但他的很多作品都来自于古代的传统母题,譬如"拾穗"。旧约《路得记》中的"拾穗者"路得,从17世纪开始,就被艺术家反复描绘。"拾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的汽车广告
收藏 引用
《运动休闲》2009年 第7期 106-108页
作者:索杨军 
各种五花八门的广告,对公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失效,而财大气粗的汽车广告商们,却另辟蹊径,以概念化、主题化、抽象化来制作让人乍看之下有些看不懂,但却寓意悠长的广告。当汽车平面广告上看不至4汽车做主角的时候,平面广告无敌概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字革命”中的“书法情结”——以钱玄同“五四”时期的书法活动和书法思想为中心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1年 第8期 101-105页
作者:祝帅中国艺术研究院 
对于倡导“汉字革命”的“五四”一代学人来说,在如何面对书法在未来发展的问题时,可以说一直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矛盾,那就是,在“打倒孔家店”的“全盘西化”语境中,人们常常习惯用一种简化的思维认为,一切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俗是“迷信”?——从革命思维中的“迷信”与民俗谈起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3年 第2期 101-104,126页
作者:姚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在特定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俗被划入"迷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革命的结果,而民俗信仰和民俗行为实际上是为生活事件和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服务的,如今的民俗只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再是具有政治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默涵,忠诚而坚决的革命文艺战士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 第2期 63-66页
作者:黎辛中国艺术研究院 
元月23日夜从广州回到北京,24日翻阅信件,忽见《林默涵逝世》的讣告,坐在沙发上我突然像痴呆了.默涵2001年入北京医院治疗,起初他告诉我说:"医生说我的病可以控制",不知怎么的,一年后他变成植物人,去看他时大声喊叫,甚至拨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介质革命:图文书正逢其时——谈图文书的理念与要义(下)
收藏 引用
《编辑学刊》2011年 第1期 73-75页
作者:宋焕起东方出版中心 
图文书的设计与操作要义策划编辑中除专业美术出版单位的专职编辑外,多数不是学习美术和装帧设计的,但是作为图文书的策划者,如果不了解相关的知识和要求,即使有了非常好的想法和立意,也难以实现。所以,策划编辑要懂得图文书的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克理斯玛”信仰的隐喻性书写——早期普罗小说“革命-恋爱”模式阐释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6期31卷 108-113页
作者:颜琳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广东广州510230 
早期普罗小说"革命-恋爱"模式通过爱情"得"与"失"的叙述来体认和确证革命的超验性和权威性,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无处不在的革命"克理斯玛"信仰,因而充满了"布局的欲望"。恋爱话语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构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2002年 第3期 28-32页
作者:周金华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72 
马尔库塞认为,建立在“绝对贫困论”基础上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面临着“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统治和压抑已经深入到人的感性———即本质规定中,因此革命应该深入地触及到人的本质。革命的任务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次创作观念的革命——“奥运舞美创作与科技高峰论坛”启示录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0年 第1期 98-99页
作者:徐亮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2008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隆重举行了后奥运时代在艺术界具有标志性重大意义的“奥运舞美创作与科技高峰论坛”。这是一次可以载入舞美创作史册的十分有价值的学术会议。中国舞美协会的各地专家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