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音乐志"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少数民族音乐志的撰写体例与方法思考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 第5期36卷 94-97页
作者:王洋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少数民族音乐志是以少数民族音乐田野工作为源头,以调查、收集、整理为手段的少数民族实地音乐调查报告集成,旨在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阐释、传承与应用提供文本支持,目前少数民族音乐志撰写的体例固定、方法单一,较难实现本土经验与当代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隋书·音乐志》标点琐议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 第1期5卷 85-90页
作者:国学院大学北海道短期大学部北海道 
《隋书·音乐志》是东亚乐律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笔者在2006—2010年曾经参与日本文部科学省出资研究《南北朝乐府の多角的研究(南北朝乐府的多角度研究)》的工作。作为这项课题的一环,我与同仁一起对《隋书.音乐志》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音乐学”之实地考察、音乐志构建与相关问题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19年 第5X期 139-140页
作者:张晓楠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实地考察是民族音乐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它为之后的文本写作与民族音乐志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它可以算是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咽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实地考察、音乐民族志的构建以及民族音乐学文本写作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南音乐志撰述变迁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海》2022年 第9期 34-37页
作者:曾娜妮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民族志的书写被称为“写文化”、音乐志的书写也可以被称为“写音乐”。在对“文化中的音乐”描述过程中,音乐志的书写是建立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的、客观记录音乐的文本范式。这既是某一时期音乐文本书写的策略和方法、规范和统一,也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果——刘蓝教授辑著《二十五史音乐志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7年 第13期 103-103页
作者:姜依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刘蓝教授辑著的《二十五史音乐志》(四卷)在历经十余年的沉淀中先后出版,是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音乐理论和音乐美学思想的属于音乐史学范畴的专题性音乐史学著作。本人通过对该书的研读体会,作简要的梳理、解读、评说,以资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无乐志”正史看中国正史“乐志”的撰写行为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 第4期 80-87,129页
作者:栗建伟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该文是对中国古代正史“乐志”撰写行为的专题论述,侧重对正史无“乐志”的原因分析。以文献学、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爬梳诸说,认为正史无“乐志”的原因主要有难而不可写、鄙而不足写、已写而亡佚、写而编于他处四种情况。并整理历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朝“四夷之乐”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17年 第5期 56-57页
作者:姜依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本文首先阐明"四夷之乐"音名的由来、含义,进而对《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所载"四夷之乐"的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窥探唐朝大力吸纳周边诸国之乐的状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隋唐琵琶源流及曲谱特点——以甘肃省“非遗”敦煌彩塑图像探析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21年 第6期 86-89页
作者:洪千惠首都师范大学 
从图像的观察深入到历史层面的考察,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找到一手的资料和深入现场进行细致的考古。这两个过程为研究非遗项目的演变提供了相当可靠的素材。琵琶在国内拥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弹拨乐之王,其诞生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