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韵式"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阅读汪、任译注《诗经》后记
收藏 引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 第5期 1-5,47页
作者:刘重德湖南师范大学 
阅读汪、任译注《诗经》后记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重德SomeCommentsonTheBookofPoetryTranslatedandAnnotatedbyProf.WangandProf.Ren¥byLiuZhong...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鄂东民间童谣用研究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4期42卷 103-107页
作者:王金禾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鄂东民间童谣兼具民间文学、文学、儿童文学等多重文体身份,这使其在用方面凸显出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韵式自由灵活,形多样,在不换和换两大押中又衍生出众多复杂但规律性很强的具体形;字的语言形独特,不仅有一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诗歌艺术的一封信——致顾子欣
收藏 引用
《诗刊》1997年 第4期 72-74页
作者:屠岸 
收到你赠我的尊著诗集《在异国的星空下》已经一个多月。因忙于杂事,未能立即作复,向你致歉! 首先,我向你祝贺:这是一部成功的有特色的诗集。因为: 第一,体现了对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爱心。由于你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形神兼备信言美——论杨德豫先生的汉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2003年 第3期24卷 54-56页
作者:北塔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 
梁启超先生在《翻译文学与佛经》一文中说,中国的佛典翻译到唐僧玄奘手里,“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于是“中外醇化之新文体出焉。” 那是译经的新文体,是玄奘使中国的译经艺术臻于成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俄汉古典诗歌律之对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俄语教学》1998年 第1期17卷 19-23页
作者:王宗琥洛阳外国语学院 
俄汉古典诗歌律之对比研究王宗琥洛阳外国语学院一、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中,诗歌都应该是最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它以浓缩的内容和精美的形折射着人类智慧的光华,把人类语言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无论在哪个时代,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岑边塞诗用与思想及艺术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3期32卷 124-126页
作者:于年湖 胡新晶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大学校长办公室山东济南250100 
同为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与此相适应 ,其作品的用也各有特点。高适前两次出塞时期的作品多表现生活的阴暗面 ,以“悲壮”为特色 ,但以“悲”为主 ,以“壮”为辅 ,因而在脚的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儿歌的押艺术
收藏 引用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8卷 77-81,91页
作者:王金禾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简短歌谣,因受体裁形、产生流播方、接受主体幼儿的生理心理、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其押呈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语言学和儿童接受的角度对儿歌的韵式音特点和音规律进行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英译赏析
收藏 引用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年 第6期 7-8页
作者:赵红梅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众体兼备、诗艺精湛,是我国诗坛的一朵奇葩,这也是翻译杜诗难点所在。本文将本着译诗的总原则即神形兼备,拟从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韵式和艺术技巧来探讨译诗难背后的深层原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泽东词的汉英合璧新译
收藏 引用
《当代外语研究》2017年 第5期 77-95页
作者:周流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本文重点从毛泽东词的形分类和艺术特色方面探讨如何贯彻汉英合璧翻译的新原则,具体分析作品的韵式、节律、句法及其在英语中的转换法,包括调整原文和译文的分行使之基本对应以便于显示韵式。此外也就某些主题和关键词语做了必要的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经》律的建构及其审美效应
收藏 引用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 第3期4卷 23-27页
作者:李荀华 
《诗经》的押多样、灵活自由,一直是后代诗歌创作的楷范.本文分析了《诗经》富、密、中、疏、易格的模及建构的音律和审美效应,以提醒人们对《诗经》的艺术价值重新审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