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额定动载荷"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角接触球轴承额定动载荷与刚度双目标函数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轴承》1995年 第7期 2-4页
作者:张迅雷 邵凤常 曹诚梓浙江新昌轴承厂洛阳轴承研究所 
文中以接触力学为基础,分析了滚动轴承载荷与变形的关系,并应用于角接触球轴承,从而得到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表达式;与额定动载荷表达式构成了角接触球轴承额定动载荷与优化设计的双目标函数。求解双目标优化问题,得到角接触球轴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针对滚动导轨额定动载荷的试验台优化和试验测定方法
收藏 引用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年 第12期 77-81页
作者:徐阳 欧屹 路璐 姬中晴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北京100031 
介绍分析了当前额定动载荷理论研究现状及不足;针对理论研究的不足和额定动载荷试验测定的要求对原有试验台进行了优化改进,包括对加载机构的重新设计,以及对试验台加载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改善设计;提出了一种加速寿命的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免疫算法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 第11期30卷 2810-2816页
作者:程超 汪久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杭州310027 
建立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用免疫优化算法,分别以额定动载荷额定载荷和两者的加权和为目标函数进行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设计变量包括每列的钢球数、钢球直径、内滚道沟曲率半径系数、外滚道沟曲率半径系数和轴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遗传算法的交叉滚子轴承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轴承》2010年 第12期 1-3,7页
作者:张钢 阮娟 殷庆振 张雪 蒋德得 刘莹上海大学轴承研究所上海200072 
根据交叉滚子轴承的工况要求,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对其内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模块创建了用户界面。以KBCB060-A型交叉滚子轴承为例进行了计算,优化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有了显著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走支架用减速器行星轮轴承的设计计算
收藏 引用
《煤矿机械》2011年 第1期32卷 17-18页
作者:张学瑞 李莉 桑盛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太原030006 
针对矿用减速器在煤矿行走支架中的应用特点,设计采用满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通过实例叙述了尺寸设计的具体步骤,最后确定了此类轴承的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同时校核了轴承的寿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角接触球轴承刚度为目标函数的主参数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轴承》2018年 第9期 1-3页
作者:罗天宇 孙东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39 
推导出了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的表达式,建立了以轴承刚度为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对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优化设计,并以7010C角接触球轴承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得出结论: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刚度,在满足轴承寿命的前提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轮机冷凝液泵轴承损坏原因分析与处理
收藏 引用
《石油化工设备》2012年 第2期41卷 106-109页
作者:徐华荣 段攀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云南安宁650309 
针对汽轮发电机冷凝液泵轴承经常损坏的问题,通过对轴的强度计算和轴承所受轴向力的计算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泵运行时实际动载荷大于轴承的设计动载荷,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滚针/角接触球组合轴承轴向承载能力分析
收藏 引用
《轴承》2009年 第3期 13-14,25页
作者:辛厚谊镇江飞亚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镇江212005 
通过对NKIA系列(单向)、NKIB系列(双向)滚针/角接触球组合轴承的结构以及工作受力状态的分析,论述了此类组合轴承轴向额定动载荷额定载荷的计算方法;介绍了使用此类组合轴承时所能承受轴向载荷的限定条件,为机床、工程机械设计中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交叉滚子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析
收藏 引用
《轴承》2010年 第10期 37-39页
作者:张钢 殷庆振 阮娟 张雪 刘莹上海大学轴承研究所上海200072 
针对交叉滚子轴承的特点,建立了交叉滚子轴承寿命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和载荷参数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总结出了提高轴承疲劳寿命的方法和措施,为交叉滚子轴承使用寿命的预测及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梯专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单元功能组合设计
收藏 引用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 第42期 98-99页
作者:许伟慧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高速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构建环保节能型无机房电梯,为电梯乘客提供更加安静、更加平稳、更加整洁的搭乘感受早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与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个人多年从事电梯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