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饱和软粘土"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性状微观研究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第5期33卷 626-630页
作者:唐益群 张曦 周念清 黄雨同济大学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位于或穿越饱和软粘土层中的地铁隧道在运营之后,沿轴线产生较大的沉降量,很大程度上与饱和软粘土在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微观结构的变形和破坏、发生残余变形有关.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对饱和软粘土颗粒的微观性状进行了研究,从土的微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饱和软粘土固结、蠕变变形和应力松弛规律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 第3期17卷 319-327页
作者:夏明耀 孙逸明 王大龄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着重研究饱和软粘土在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简单加载和重复加载时的固结、蠕变规律,在排水条件下土体静止侧压力系数K_0(t)的历时降低规律,以及土体的剪应力松弛规律和松弛过程中侧压力系数历时增长的规律,并且介绍了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港湾建设》2007年 第4期27卷 11-12,50页
作者:蔡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222 
为了探讨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饱和软粘土应变固结度与应力固结度的近似关系,推导出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值相符。结果表明:土层超固结比对计算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饱和软粘土强夯动力响应分析
收藏 引用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 第10期7卷 200-203页
作者:丁红慧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结合饱和软粘土强夯置换加固的工程实例,通过动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对动孔压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了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孔压波的特征、连续夯击作用下动孔压变化规律与动孔压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就施工工艺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做了探讨,为饱和软粘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饱和软粘土动强度特性新规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天津大学学报》1991年 第S2期24卷 142-146页
作者:王建华 要明伦天津大学水资源与港湾工程系 
按照循环荷戡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动变形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应变控制动三轴试验方案,进而提出一种确定饱和软粘土动强度的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特性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00年 第11期30卷 43-47,4页
作者:周建 龚晓南 李剑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 浙江省水电设计院杭州310002 
利用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 ,研究分析了循环应力比、加荷周数、频率及超固结比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杭州市正常固结饱和软粘土应变和孔压的影响 ,确定了杭州市正常固结饱和软粘土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和门槛循环应力比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萧山饱和软粘土的渗透性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 第5期27卷 591-594页
作者:谢康和 庄迎春 李西斌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地下所浙江杭州310014 
0引言土体的渗透系数是表征土体被水透过的能力,是土体基本力学性质之一,同时也是研究土体的非线性固结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根据太沙基固结理论对于单层地基土可以只测定固结系数对其进行分析,对于成层地基情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饱和软粘土上建筑物沉降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华建设》2014年 第7期 148-149页
作者:史先念天津城建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目前,在我国沿海城市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基本上都遇到有弱土层的问题。饱和软粘土的变形与承栽能力也是我们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太萨基(Terzaghi,K.)的固结理论正是我们最熟悉的理论依据。但是按照太萨基的固结理论计算出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饱和软粘土中设置袋装砂井的爆振排水固结试验
收藏 引用
《路基工程》1998年 第1期 40-45页
作者:陈发达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一分院 
通过引爆埋置在设有袋装砂井的饱和软粘土中的炸药爆破产生振动,挤密土及消弱固液相之间联结,使土中孔隙水压力累积升高,粘土动排水速度加大,经过袋装砂井竖向排水迅速排出地表和袋装砂井穿入的下部中细砂层,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饱和软粘土地基强夯置换和排水固结
收藏 引用
《电力勘测设计》2002年 第1期14卷 37-40,44页
作者:高倚山 张剑锋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200002 
饱和软粘土地基孔压不易消散,夯击容易引起土体侧向挤出和向上隆起,降低夯实效果,为此必须采用辅助措施,强夯置换和设置竖向排水通道,本文总结了若干工程经验,阐述了强夯有效影响深度,最佳夯击能,强夯地基的强度和变形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