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骆一禾"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追寻美神:1980年代中国的新浪漫主义与审美教化——以骆一禾、海子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 第1期 19-34页
作者:王东东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264209 
在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思潮下,骆一禾和海子的诗学构成了种新浪漫主义,并由此改变了以启蒙为大纛的整体文学景观。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唤醒了骆一禾的文化危机感,而借助于高尔泰和席勒,骆一禾才真正完成了对历史哲学的克服而转向语言创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歌……乃是创世的‘是’字”——骆一禾诗歌语言观初探
收藏 引用
《文学与文化》2011年 第4期 50-58页
作者:西渡中国计划出版社 清华大学中文系 
不同于非非和"他们"诗人群把语言意识建基于对语言的怀疑,骆一禾从对语言的信任出发,试图建立种创造的、建设的诗学。骆一禾认为,诗的语言与上帝的语言具有类似的性质:语言和存在同,说出的沟通和连结着存在的。而人们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未来”:1980年代诗人的文化姿态——以骆一禾为个案
收藏 引用
《江汉学术》2019年 第2期38卷 44-51页
作者:吴昊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1980年代诗人在创作中呈现出的较为明显的文化姿态之是"走向未来",这种文化姿态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语境不无关联。就代表性诗人骆一禾而言,其诗歌写作立足于1980年代的文化现状,对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批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从王小龙、韩东到骆一禾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 第1期 151-157页
作者:西渡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100038 
朦胧诗人的诗歌内含着种中心意识,其表现的主题、题材往往都是重大的,风格也倾向于严肃庄重。这种中心意识既是朦胧诗人赋予自身的,也是代人、全社会乃至全民族的委托。而第三代诗人开始把目光从朦胧诗人笔下的纪念碑、长江、黄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贵的天鹅和冷凝的玫瑰——读西川诗的感想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学》1993年 第4期 77-80页
作者:刘纳 
我至今相信黑格尔对艺术精神的界说:“只有在它和宗教与哲学处在同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种方式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了它的最高职责。”在今天的中国,当文学受到社会务实态度的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寻找的多义寓言——读蒋韵的长篇小说《行走的年代》
收藏 引用
《作家》2014年 第3X期 1-3页
作者:刘婷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回归的春天,是中国文学界愿意想起、愿意回忆的时代,也是个挥之不去的时代。很多作家记录了关于80年代的回忆,他们叙述苦难,揭发伤痕,书写难过,表达反思。基于同样的人生历程叙事,蒋韵的长篇小说《行走的年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观众起面朝大海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画报》2016年 第8期 116-119页
作者:胡明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屈轶编剧、导演、作曲的跨界新型舞台剧《面朝大海》,在上海、长沙、厦门等地巡演时,根据当地剧场条件分别呈现了大剧场、小剧场两个不同的版本,观众对该剧的喜爱程度和热情并未因剧场环境的限制而有丝毫的减弱。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进北平原——苍鹭《北平原》组诗欣赏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年 第2期 216-217页
作者:管晋 
在万松浦文学网站(w ***)《原创部落》中,我惊喜地发现苍鹭的组诗《北平原》,口气读下来,仿佛走进了个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走进北平原,在这诗的境界中,我的被深深打动的心灵飞扬起来,在《北平原》树起的这个坐标中,我急切地寻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朋友
收藏 引用
《学苑教育》2020年 第27期 1-1页
朋友意味着你伸出手去可以握到另只温暖的手,在你无所傍依时感受到爱的光芒的包围,在焦虑和孤寂时得到灵魂的安妥和告慰。朋友是兄弟、姐妹、伴侣、知音,理想的夫妻关系也正应如此(亲密,又保护着对方孤独)。看来,夏娃和亚当是人类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