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高乃依"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西古典戏剧结构美学的历史性双向调节──高乃依、李渔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 第1期 106-112页
作者:董小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西古典戏剧结构美学的历史性双向调节──高乃依、李渔比较研究董小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总有这样或那样相似的时期,文学艺术是时代的精华,自然也不例外。美国学者J.刘若愚认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乃依《熙德》中的古典主义文学元素
收藏 引用
《科教文汇》2009年 第25期 239-240页
作者:张倩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熙德》是古典主义戏剧作家高乃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突破性的创作手法、鲜明的政治思想与理性的指导精神极具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色,是一部蕴含古典主义文学元素的典范之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大师——高乃依与拉辛比较
收藏 引用
《科教文汇》2006年 第4期 134-135页
作者:廖敏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高乃依与拉辛代表资产阶级的十七世纪古典主义作家,他们与莫里哀三人被称为法国古典戏剧三杰。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先后不同,个人环境教育不同,他们悲剧的风格也有所不同。本文从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思想根源进行比较,并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被古典主义”的高乃依:从《熙德》再论高乃依与“三一律”
收藏 引用
《艺海》2023年 第4期 36-39页
作者:杨显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皮埃尔·高乃依,一向被称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高乃依最具影响力且最优秀的代表作是《熙德》,这部作品在作为欧洲戏剧史上的里程碑的同时也备受争议,争议的主题往往围绕在其与“三一律”的关系上。纵观国内对于高乃依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谈法国当代戏剧的一些发展动向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 第1期 114-119页
作者:董纯北京外国语学院 
20世纪法国剧坛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剧作者的统治地位被导演所取代;导演一跃而成为舞台的主宰。 在法国,从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的古典悲剧与喜剧杰作,到维克多·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及至本世纪初,戏剧艺术丰富的表现力经久不衰,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浪漫主义的里程碑──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1995年 第2期 54-56页
作者:张书立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浪漫主义的里程碑──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张书立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论。它全面抨击了古典主义的法规,并鲜明地提出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纲领。它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里程碑。雨果并因此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鲁班”和她的妻子彭名燕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2年 第7期 15-17页
作者:陈中复 
爱情创造平等,但不追求平等。——法国剧作家高乃依“误入”电影艺术殿堂机遇,像一座通向彼岸的桥,使她出乎意外地走上了电影艺术之路。彭名燕的第一次机遇纯属偶然。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夏天,北京电影学院来到天府之国的山城重庆招生,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吕天成与莱辛的戏剧批评之比较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1期 1-10页
作者:姚文放 
吕天成与莱辛的戏剧批评在中西方戏剧美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们都将情节、事件视为戏剧的重要因素,吕天成强调情节和事件的营构应符合艺术意境的创造,而莱辛则主张情节和事件的铺陈应从属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他们都十分重视艺术真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读点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收藏 引用
《法国研究》1984年 第4期 2-7页
作者:郭麟阁 
惊悉本刊顾问郭麟阁先生因病不幸逝世,特发此文,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性别·意识形态——重读古典的和浪漫的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8年 第10期 68-72页
作者:耿幼壮 
关于上个世纪法国的古典与浪漫之争,已经谈过许多了,它们的差异甚至对立得可以一一对应地列出一、二、三、四。但如果承认时代的总体精神框定着其绘画的内在本质的话,就不难发现,几乎同时生发和沉寂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其实是源自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