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高士其"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和文艺的融合——科普泰斗高士其的创作之路
收藏 引用
《科技导报》2022年 第23期40卷 115-120页
作者:陈晓红山东省创新战略研究院济南250100 
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一生致力于科普创作和科普事业,是第1位到达延安的“红色科学家”,被周恩来总理赞誉“高士其代表科普”。回顾了高士其的科普创作生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文艺理论体系的内涵:科学和文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士其星——太空中一颗璀璨的星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2000年 第5期 11-12页
作者:李燕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士其科学小品的开篇艺术
收藏 引用
《科普研究》2018年 第5期13卷 75-78,96页
作者:张志敏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100081 
高士其的科学小品文常以置疑、说理、叙事、释义、诗歌等方式巧妙起篇,以拟人、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加强艺术表现力,应了古人写文章讲究的"凤头"艺术。本文探讨高士其科学小品开篇创作技法与艺术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士其科普作品的特色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传播》2013年 第23期5卷 15-17页
作者:周婕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普创作,至1988年他离开人世,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为我国科普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科普作品,以科学小品为主要传播形式;把科学性、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士其的科普创作思想
收藏 引用
《科普研究》2009年 第4期4卷 77-80,90页
作者:刘树勇 张文秀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48 北京密云第二中学北京101500 
高士其是20世纪30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是科学小品文这一重要科普创作体裁的集大成者,并且开创了现代科学诗这一新的体裁。作为科学文艺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三个特点,而且将科学知识成功地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习高士其作品艺术提高师范生儿童文学素养
收藏 引用
《成才之路》2013年 第27期 28-29页
作者:张秋荣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士其的作品揭开了大自然神秘面纱的一角,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的自然世界,令人神往;他的科学文艺作品采用儿童喜欢的游戏的方式,形式多样新颖、活泼有趣,深受儿童的喜爱;他的作品采用比喻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弘扬高士其、贾祖璋科普精神,开创福建科普新天地
收藏 引用
《学会》2011年 第9期 59-63页
作者:郑霄阳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福建福州350001 
科普大师高士其、贾祖璋为福建省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科普创作遗产、丰厚的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成果。本文通过回顾、追思高士其、贾祖璋的科普创作历程,研究、学习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思想、科普编辑艺术,探讨高士其、贾祖璋科普作品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
收藏 引用
《学会》1989年 第6期 9-9页
为纪念高士其、贾祖璋逝世一周年,福建省科普作协组织的以探讨高士其、贾祖璋科普作品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为主要内容的“高士其、贾祖璋科普创作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中旬在福州召开。会议上交流的23篇论文,分别从高、贾生平,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园区第三届高士其科普月活动启动
收藏 引用
《现代苏州》2016年 第18期 16-16页
6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届高士其科普月在独墅湖图书馆启动。科普月期间,园区各街道、社工委、学校、企业等组织将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科普惠民活动66场次,在基层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当天,第八届高士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声的采访——浅谈记者的观察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知识》1990年 第8期 16-17页
作者:王雄湖北襄樊铁路分局<襄铁信息报>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笔者把直接观察的采访方式称之为无声的采访。在实践中可谓妙无穷。确实有许多东西是无法靠口问获得的,必须借助记者眼、耳、鼻、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本文试图谈谈记者的观察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