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魏征"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魏征谏文说理艺术刍议
收藏 引用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第5期20卷 124-124,126页
作者:王仕伦合肥师范学校语文组安徽合肥230061 
一提及历史上的谏官,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魏征.魏征在其一生当中前后共进谏二百余事,为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也因此而青史流芳.魏征的说理确有其独到之处,所以能够打动唐太宗,说服唐太宗,使唐太宗心悦诚服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语魏征辅政艺术
收藏 引用
《前进论坛》2000年 第10期 39-40页
作者:张百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呼唤魏征 张扬正气——看粤剧《唐太宗与小魏征》有感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6年 第1期 21-22页
作者:谢友良 
新时期十余载的政通人和,催生了一批写唐太宗与魏征的好戏,在中国剧坛掀起了一股魏征热。这类戏已经不太好写了。然而,在’95广东国际艺术节亮相、由广东粤剧院一团演出的《唐太宗与小魏征》(卢凌日、梁建忠编剧),依然独具风姿,在剧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著名秘书系列之八 具有高超协调能力的中央政府秘书长——魏征
收藏 引用
《秘书工作》2007年 第8期 56-58页
作者:余大芹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公元627~649年,被史学誉称"贞观之治",它创造了君主时代最和谐的君臣关系和最文明的政治环境.说到"贞观之治",不能不提魏征,因为正是魏征敢于直谏的胆略和善于协调的智慧,帮助唐太宗理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史为鉴——《新编魏征集》序
收藏 引用
《中国出版》1995年 第1期 56-56页
作者:白清才陕西省省长 
历史有它的承继性和借鉴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进言艺术探析
收藏 引用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 第4期40卷 97-99页
作者:金源 徐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唐代魏徵所呈《谏太宗十思疏》,谏疏文辞恳切,婉转迂回,体现了丰富的进言艺术。文章首先论述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多种进言不当问题,结合《谏太宗十思疏》的进言艺术分析,提出因人制宜、婉言迂回、言辞精巧、谦恭恳切等进言策略,旨在更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辞恳意切,生动婉转——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劝谏艺术赏析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 第12期1194卷 86-88页
作者:杨漪贵阳市第二中学贵州贵阳550001 
魏徵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谏太宗十思疏》是其创作的一篇奏章。其在写作此文时,智虑忠纯,精心安排,谨慎措辞,论证严密,获得了极佳的劝谏效果。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劝谏艺术的精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劝谏他人的技巧,还有利于其提高自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征故里 书法新秀——晋州名人李瞬起
收藏 引用
《采写编》2014年 第5期 73-73页
作者:李英志 
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晋州多书画艺术名人。近年来,晋州涌现出一大批活跃于当今艺坛的书法家,李瞬起便是其中的一位。瞬起创作的楷书作品极具唐韵,结字端正沉稳,坚守中宫,以拙取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曹操”说到“魏征”——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0年 第9期 23-23页
作者:萧山 
8月20日清晨,上海虹桥机场,豪雨过后,空气显得格外地清新。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尚长荣先生将随团赴香港演出,正在机场候机楼候机。此时,笔者对尚先生作了一次采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太宗与小魏征
收藏 引用
《广东艺术》1995年 第4期 55-55页
作者:严陵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舞台上一个苍老凝重的男声在回荡。卧病在床的唐代谏议大夫魏征突然惊厥地扑跪于地,手持未竟的《治国十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