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魏良辅"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吴中曲唱论略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3期10卷 85-88,77页
作者:周秦 
吴中曲唱论略周秦吴人善沤。吴地向有曼声清歌、抒发情怀的风气,分别见于先秦典籍《楚辞·招魂》与《国策·秦策》的“吴”、“吴吟”等语汇,证明了这种风气由来之久远。汉代以降,历有中央政府到吴地采风以及征选歌儿的记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管弦伴奏的演进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2年 第1期13卷 50-55页
作者:海震 
一、弹拨为主的伴奏形式——北曲的弦索伴奏“弦索”在元代是弹拨乐器的泛称。元·夏庭芝《青楼集》载元代女艺人陈婆惜“善弹唱”,而当时“在弦索中,能弹唱鞑靼曲者,南北十人而已”。这里的“弦索”即指弹拨乐器。另据明·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俞派唱法略释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13年 第9期 24-25页
作者:唐葆祥 
在谈俞派唱法之前,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昆曲有没有流派?从历史和现状看,答案是肯定的。昆曲经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改良后,就有不同流派产生,如梁辰鱼派、邓全拙派、张新派等等;从地域分,又有苏州派、上海派、吴江派、无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昆曲上声字的字声特征与腔格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5年 第1期26卷 65-72页
作者:俞为民南京大学中文系 
作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经魏良辅改革后,由原来的依腔传字的演唱方法,改变为依字声定腔.字声是指字声的调值(或高或低)及其进行形式(或升或降).昆山腔采用了依字定腔的演唱方法后,曲文字声的调值,决定了该字的腔格,不同的字声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梁辰鱼《浣纱记》戏曲史价值刍议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05年 第8期 81-83页
作者:王雪芹 
《南音三籁》之《凡例》第六条说:“曲分三籁,其古质自然,行家本色者为‘天’:其俊逸有思,时露质地者为‘地’;若但粉饰藻缋,沿袭靡词者,虽名重词流,声传里耳,概谓之‘人籁’而已。”梁辰鱼(1519-1591)《浣纱记》结构冗长拖沓,“关目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锡民间昆曲曲社的传承探微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21年 第12期 65-67页
作者:段宝君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已是当下学界的热点话题。在"变"与"不变"的历史空间中,探寻着区域音乐文化的形成、演变与发展。元末明初,以戏曲家顾坚为首的文士集团,把南戏与地方戏曲相结合,形成了"昆山腔"。魏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曲艺术保护之隅见
收藏 引用
《中华艺术论丛》2010年 第1期 236-242页
作者:戴云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远在16世纪,魏良辅改革了昆山腔,之后梁辰鱼又编写了首部以昆山腔演唱的传奇《浣纱记》,这对昆腔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从此,昆曲便以其委婉细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拯救戏曲需以音乐创新为突破口
收藏 引用
《中华艺术论丛》2010年 第1期 22-36页
作者:陈再峰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 烟台音协 钢琴艺术委员会 
一、声腔音乐是戏曲的生命从提出"振兴戏曲"的口号的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今天,已经有30年时间了,然而戏曲的困窘状态不但没有改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新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京剧危机引起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 第1期 27-33页
作者:王瑾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站在戏曲发展历史的高度和社会文化大背景上,分别从京剧危机产生的必然性,危机的主要成因,京剧的发展安有竞争意识。京剧的出路在于创新、京剧改堇的障碍来自陈旧的体制等七个方面加以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山腔戏曲艺术与苏州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 第4期2卷 119-124页
作者:王永健 
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两百多年来依照昆山腔的格律创作和演唱的传奇和杂剧(习惯上称之为昆曲或昆剧)一直称雄于我国的剧坛。苏州的戏曲家,无论在戏曲的创作、表演和理论批评方面,还是在剧本的整理、编选、刊刻,以及曲谱的编纂、增补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