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鱼露"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福建传统鱼露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美食研究》2025年 第1期42卷 8-13页
作者:林诗钧 图力古日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鱼露是我国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特色调味品。当地民众立足于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了腌制、发酵、过滤、浸提、调配等较系统的鱼露生产技艺。鱼露不仅对福建独特饮食风味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地风俗习惯、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京族鱼露包装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3年 第2期 91-94页
作者:宋好 刘玲玲 陈凤虎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京族鱼露的包装设计具有创新性发展,因此从京族鱼露包装发展现状及痛点问题入手,基于京族文化的外在、中间和内在三个层次对地域文化特点进行解析,通过文化的外延和内涵研究包装符号语义,从而提取文化元素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嗜盐古生菌混合菌株的鱼露发酵工艺优化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年 第3期43卷 105-110页
作者:袁丽 孙楚楚 赵梦琴 陆文婷 崔恒林 高瑞昌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以嗜盐古生菌TBN4(Halobacteriaceae sp.)、深红盐颗粒形菌RO2-11(Halogranum rubrum)和向烟氏盐微菌9738(Halomicrobium mukohataei)3株嗜盐古生菌为混合菌株发酵剂,以低值龙头为原料,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溶性总氮含量、组胺含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鱼露制曲工艺优化及对草下脚料的发酵作用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2019年 第1期40卷 92-96页
作者:蒋慧亮 李学英 王正云 王善宇 陈桂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泰州225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 
使用米曲霉和黑曲霉混合制曲,并用于发酵草下脚料制备鱼露。以种曲中蛋白酶活力值为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曲工艺,最佳制曲工艺为:米曲霉与黑曲霉质量比3︰2,接种量0.4%,制曲时间48 h,制曲温度32℃,得到的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干制汤汁速酿鱼露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酿造》2016年 第4期35卷 69-73页
作者:王颖 施瑞城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以罗非干制余留的汤为主要原料,采用快速发酵法研究其鱼露发酵工艺,并按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2℃、加盐量10%、大豆固体曲添加量22%、还原糖添加量3%(木糖∶葡萄糖=1∶4)、料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越南饮食文化之鱼露——评《中外饮食文化》
收藏 引用
《中国酿造》2020年 第7期39卷 I0041-I0041页
作者:栾育惠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因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社会群体、技术水平、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环境区域等方面的不同,各地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记汕头鱼露厂、汕头市食品厂厂长林俊强
收藏 引用
《中国商贸》1999年 第9期 68-68页
作者:詹惠东本刊特约记者 
在北回归线穿越的汕头,南海惊涛拍岸,大浪砾金淘沙,历来英豪辈出,尽时代风流.汕头鱼露厂与汕头市食品厂,近几年来呈现出“老树抽新芽,春意闹枝头”的繁荣景象.其奥秘何在?为此,记者采访了汕头鱼露厂、汕头市食品厂厂长林俊强先生.润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声波处理对加酶发酵鱼露风味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食品与机械》2013年 第4期29卷 14-19页
作者:肖宏艳 王海燕 蔡永洪 曾庆孝 朱志伟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3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处理的时间、温度和频率对加酶发酵鱼露风味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为温度35℃,时间23min,超声频率25kHz。在该工艺条件下,经处理后的加酶发酵鱼露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调味品看潮菜风味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2000年 第4期 28-29页
作者:许永强 
有人曾评论过烹调艺术是“养生为目的,味为核心。”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每一个菜系之所以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除烹调方法的不同之外,更主要是因为使用了不同风味的调味品。潮州菜久负盛名,深受国内外食客的青睐,是和它使用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调味品看潮州菜风味
收藏 引用
《中国烹饪研究》2000年 第1期17卷 32-33页
作者:许永强广东省潮州市技工学校潮州521041 
烹调艺术以'养生为目的,味为核心',这确有一定道理,每一个菜系之所以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除烹调方法的不同之外,更主要是因为使用了不同风味的调味品.潮州菜久负盛名,深受国内外食客的青睐,是和它使用鲜明潮汕风格的调味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