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鲁讯"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鲁讯谈儿童教育──《百年中国儿童世界》精选之一
收藏 引用
《少年儿童研究》1999年 第Z1期 32-35页
作者:赵忠心 
受新世纪出版社的委托,本刊承担了编写《百年中国儿童世界》的重任。该书约130万字和2000幅照片,从人口、卫生、教育、文学艺术、玩具、游戏、组织、法规、生活用品、出版、对外交往等若干方面,来反映20世纪中国儿童难忘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 第6期 75-85页
作者:吴小美兰州大学文学院730020 
作家、艺术家,特别是优秀的艺术家,与平凡的芸芸众生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心灵,或谓之"眼睛"。许多为芸芸众生津津乐道的人与事,在作家那里可能只是过眼云烟;反之,在前者的心灵眼睛中稍纵即逝的事物,作家却会去紧紧把握,经过咀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迅与扎米亚京
收藏 引用
迅研究月刊》2002年 第11期 66-67页
作者:李春林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110031 
迅对苏联'同路人'作家(曾热烈拥护革命,但后来又疏离革命)的态度十分复杂,既对他们的思想倾向有所批评,又赞扬他们的反映生活的深度及艺术表现成就.他说,在当时的苏联,'惟有这些青年文人发表了较为优秀的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迅《药》与屠格涅夫及波特莱尔有关作品比较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1998年 第7期 66-67页
作者:薛伟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迅《药》与屠格涅夫及波特莱尔有关作品比较薛伟迅的小说创作善于“博采众家,取其所长”。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①他于1919年4月创作的短篇小说《药》,就与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做粗活的人和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在契合与外在机运——中国现代文坛接受《苦闷的象征》探因
收藏 引用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1期15卷 72-78页
作者:任现品烟台大学中文系山东烟台264005 
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 ,中国现代文坛接受《苦闷的象征》的原因为 :《苦闷的象征》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是被接受的基础 ,其现代精神是能被接受的必要条件 ;而改造国民性、张扬个性的时代使命和文学理论建设的需要 ,为其提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呐喊》、《彷徨》的象征意蕴
收藏 引用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 第1期 14-19页
作者:朱云才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具象层面与象征层面显而易见的“互文”呈现在《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之中 ,此为“整体性象征”。而象征意境的营造与“象征的抒情”几乎贯串于迅先生《呐喊》与《彷徨》这两部小说中 ,这是迅先生广泛地吸纳古今中外小说中的象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Q正传》、《边城》:旧中国的两面镜子
收藏 引用
《河池师专学报》1992年 第2期12卷 50-54页
作者:梁庆华河池师专中文89~1班 
近些年,海内外掀起一股“沈从文热”。如何公正全面地评价沈从文。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占怎样的地位,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大课题。不少评论家给沈从文以高度评价,如美国汉学家金介甫说:“如果要举出几位新小说的主要作家,30年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剪不断的精神纽带:-对萧红与迅文学联系的探究
收藏 引用
《甘肃高师学报》1996年 第2期1卷 21-25页
作者:雷岩岭兰州师专中文系 
本文从文学作品的真、新、诚、蕴四个方面,对迅、萧红的文学观及创作予以比较、探讨和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野草》与《巴黎的忧郁》的危机意识
收藏 引用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3期10卷 55-59页
作者:罗嘉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讽刺意味
收藏 引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 第5期 56-57页
作者:刘琨 康久凌阜新市体育运动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迅以幽默和讽刺做为他的独特坚韧的战斗手段,首开了我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先河。他以深刻的现代意识和独特的叙述话语,创立了现代讽刺幽默小说,在表面的平静和滑稽之下,掩饰着深刻严肃的主题。讽刺是他惯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较突出地体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