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黄庭坚"
6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黄庭坚笔下的苏轼书法——一个品评的范例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3年 第9期 68-83页
作者:邓宝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黄庭坚对苏轼用笔特征、书写状态的描述,和苏轼的书迹构成相互印证的关系。黄庭坚对苏轼书法的渊源进行了细密的讨论,并因取法、风格与境界的不同,将苏轼书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黄庭坚认为苏轼书法具有“天然”“笔圆”“韵胜”的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庭坚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2年 第3期 189-191页
作者:唐楷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黄庭坚书《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为黄庭坚中晚年书迹,流传有序,卷前、后多有题跋与鉴藏印识,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本文对该稿卷进行梳理,此卷书法为黄庭坚稿书,风格成熟,兼具珍稀史料与艺术价值,为后世研究学习黄庭坚的珍贵文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人物故实及书学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3年 第5期 142-153页
作者:仇春霞北京画院 
黄庭坚的《致景道十七使君书》是其楷法示范帖。本文考证了该帖书写的时间和地点,梳理了帖中几位人物与黄庭坚之间的关系,并详细分析了帖中的八首诗,认为它们是黄庭坚为其楷书示范所精选的诗作,从中可见黄庭坚作为宋代士大夫的代表,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韵观念视阈下书法与绘画的共通性思考——以黄庭坚“观韵”思想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2年 第3期 192-193页
作者:杨东谕 张艺静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衍义的气韵观念视阈下辨析黄庭坚“观韵”思想的形成脉络,理解作为精神修养规定的“无俗气”和艺术境界的“韵胜”,能够用以阐释书法与绘画的共通性向度,重新激活“观韵”思想在当代书画创作及鉴赏中的生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宋玉《高唐赋》与黄庭坚词学之关系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5期50卷 130-139页
作者:彭玉平 吴昊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山谷词可大致划分为早年丽情词与晚年贬谪词两类。丽情词中对《高唐赋》典故的运用局限于以“云雨”意象群指代男女欢会或离别,谪黔以后,山谷词风丕变,填词成为其寄寓情志、排解忧怀的重要方式,“高唐”“阳台”等地理意象被其纳入词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庭坚“峡江悟道”考辨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23年 第6期 86-95页
作者:张健澳门城市大学中国澳门 
本文将黄庭坚行草书风演变确立的重要时段与场景“峡江悟道”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这一“悟道”产生的缘起、心理影响原理与具体过程,揭示了“顿悟”与“渐悟”这一过程对黄庭坚行草书艺术创作的作用原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庭坚对杜诗接受浅论
收藏 引用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 第4期 79-84页
作者:黄桂凤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杜诗到了宋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黄庭坚对杜诗的接受,几乎囊括了杜诗从思想到艺术方面的特色。他尤其注重对杜诗艺术方面的接受,大力发展杜诗的拗体与变体、接受杜诗的“以文为诗”的特点,并鼓励指导后学者学习杜诗,这一切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庭坚草书技法解析--以《诸上座帖》为例
收藏 引用
《大观(论坛)》2022年 第8期 154-156页
作者:陈英哲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黄庭坚作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以行书和草书著称于世,其中又当属草书最为奇崛。其草书线条如屋漏折钗,动态似奔蛇走虺,笔意超轶,姿态百变,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震撼力。他师法张旭、怀素,后又自成一家,经历了长达四十年的艰苦磨炼。因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庭坚的雅俗观及其书法风格的形成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 第7期 13-18页
作者:张传旭山东大学 
雅与俗,是文学艺术中一对不断发生对立转化关系的概念。它们俩就像生活中的一对欢喜冤家,大家都趋雅避俗,唯恐与俗字沾边,但当大家的雅都扎到了一堆,雅变成了时髦、时尚、大流行的时候,这雅的东西便又显得俗气了。而人们很少顾及的大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庭坚禅宗活法与元符变法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年 第2期 66-72页
作者:许永福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上海200000 
黄庭坚存世行草书的代表作,如《花气诗帖》、《寒山子庞居士诗卷》、《东坡寒食寺跋》、《僧润赠道者诗帖》、《香严十九颂卷》、《诸上座帖》、《观音赞》、《烧香颂》、《晦堂和尚开堂疏》等,都创作在元符年(1098)后,且与禅宗有直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