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黄梅县"
54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黄梅雨中的录觅——戏曲之乡石牌走笔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99年 第1期 37-39,36页
作者:李光南 
又是一个温柔多情的梅雨季节。在挥洒不去、极尽缠绵的黄梅雨中,我踏上了寻访“戏曲圣地”石牌的旅途。 在安庆西门一个叫大新桥的内河码头上了一条普通的民船,沿皖河溯行约50公里就是石牌。皖河,这条流淌着传统戏曲文化的河,这条亲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赢得黄梅雨后春——记民间黄梅戏老艺人张敦友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1997年 第3期 35-37页
作者:学犁 
他没有头衔,没有职称,没有工资;而在鄂赣皖毗邻地区十余县建国前黄梅戏舞台上却有盛名,而且桃李满园。建国后经他挖掘的传统剧目,硕果累累。他对黄梅戏的继承和传播,作出了很好的贡献。他就是黄梅戏民间老艺人张敦友先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瑶挑花与黄梅挑花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2016年 第20期 115-117页
作者:刘怡果湖南科技大学 
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并公布了首批10类共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民间美术共51项,湖南隆回县的花瑶挑花与湖北黄梅县黄梅挑花共同作为挑花项目收录其中,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活”治“穷根”
收藏 引用
《党员生活(湖北)》2018年 第21期 45-45页
作者:胡亮中 石灿军 
黄梅县大河镇坚持“思想活、产业活、市场活”理念,发挥支部主导作用,实行集体经营模式,盘活群众口粮田,大做“田地生金”文章,半年内实现全镇15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摘帽:大河镇挖掘青山绿水、土沃田肥的自然优势,用活好山好水,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戏司鼓的演奏艺术
收藏 引用
《戏文》2007年 第6期 103-103页
作者:王强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至今已形成具有自身特式的板腔体剧种。经由历代无数艺人和近代艺术家们经过艰辛改革和不断创新,使之成为大众喜爱、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戏溯源
收藏 引用
《政工学刊》2008年 第2期 64-64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安徽当成黄梅戏的故乡。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不是安徽,而是与安徽接壤的湖北黄梅县。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乾隆至道光年间,黄梅县水灾频繁。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了唱道情、打莲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毛泽东爱看黄梅
收藏 引用
《江淮文史》1997年 第4期 112-112页
作者:张爱斌 
1958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湖北省视察期间,观看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严凤英、王少舫的演出,兴奋地说:“黄梅戏很好听,声情并茂是它的特点。”他余兴未尽,又亲自点了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团的《于老四与张二女》这出戏。开演前,毛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新星程小君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2012年 第3期 75-75页
作者:华夏豪门 
程小君,1985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国家二级演员。系合肥市青联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民盟成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戏《传灯》亮相国家大剧院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2013年 第3期 58-58页
作者:洪中为 王治国(图) 
前不久,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院新创作的大型禅宗人物黄梅戏《传灯》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推出。《传灯》由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传承人、黄梅县黄哥德巴赫戏剧院院长吴红军领衔主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梅
收藏 引用
《教学考试》2020年 第8期 18-18页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清末,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进行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