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齐啸云"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再探阴山君不回——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齐啸云女士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03年 第6期 18-19页
作者:马家麟 
2003年3月31日,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第一女花脸”的齐啸云女士因病溘然辞世,享年73岁。4月9日上午,齐啸云女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齐女士躺在鲜花翠柏围成的灵床上,神态安详。望着这位为人忠厚、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探阴山君不回——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齐啸云女士
收藏 引用
《前进论坛》2003年 第5期 36-37页
作者:戏墨斋主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志齐青 啸傲菊坛——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齐啸云
收藏 引用
《统一论坛》2003年 第2期 60-61页
作者:吴前进 
齐啸云老师走了,当2003年的春天降临北京时,齐啸云老师走了,她走的这样安详,不愿惊动身边的人们,不愿打扰春天的脚步。她惟一挂念的,是她酷爱的京剧表演艺术,是祖国还没完成的和平统一大业。齐啸云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曾做过清朝宁波知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齐啸云与青年演员同台演出《赤桑镇》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1年 第5期 38-38页
作者:李希书 
徽班进京纪念演出活动刚刚闭幕,在首都的京剧舞台上又推出了齐啸云、郑子茹的折子戏《赤桑镇》,郑子茹是位很有前途的优秀青年演员,她与齐啸云的合作是首次,为了把戏演好,齐啸云和郑子茹说戏对戏,一招一式不厌其烦。一个耐心指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丁至:票友下海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2010年 第9期 52-55页
作者:戴申 
自京剧形成以来,天津的演员队伍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票友成名家,诸如刘赶三、孙菊仙、周春奎、李宗义、童芷苓、丁至齐啸云等驰名菊坛的演员,均不是科班出身的梨园子弟,而是从票界涌现出来的佼佼者。自1956年天津京剧团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醉心于京剧事业的詹镇荣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2年 第9期 56-57页
作者:袁静明 
温州素有我国“戏曲之乡”的美誉,是一块振兴京剧的基地,有着众多的京剧知音。解放剧院经理詹镇荣就是一位为繁荣戏曲事业而默默耕耘的热心人。詹镇荣先生原先是温州地区瓯剧团的主要老生演员并任剧团的副团长。1984年调任温州解放剧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给人留下好念想——缅怀京剧表演艺术家丁至
收藏 引用
《天津政协公报》2010年 第7期 35-38页
作者:甄光俊 
自京剧形成以来,天津的演员队伍有一个传统特点——诸如刘赶三、孙菊仙、周春奎、李宗义、童芷苓、丁至齐啸云等众多成就卓著的一代代名家,全不是科班出身的梨园子弟,而是从票界涌现出来的佼佼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京剧有声大考》受到好评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1年 第1期12卷 31-31页
作者:艾华 
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北京市文化局所属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京剧有声大考》,受到了海内外各界好评。1990年12月15日,首都文化界、新闻界近200人集和平宾馆,出席《京剧有声大考》出版座谈会。宋任穷、荣高棠等领导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的京剧热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4年 第7期 39-39页
作者:魏喜奎 
美国的京剧热魏喜奎去年10月15日到年底。我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住了两个半月。我发现,这两个城市里的华人、华侨,包括一些美籍、外籍人士,上至九旬高龄的老人,下至二、二十岁的青年.无论男女.百分之九十会唱京剧,而且爱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修养与京剧技艺
收藏 引用
《中国京剧》1993年 第2期 64-64页
作者:邓小秋 
中国的戏曲艺术,一直强调演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夫,讲究“四功五法”,重视唱念做打”。因此,在培养演员时,都是从小抓起,往往让五六岁、七八岁的幼童,就日夜训练,春秋不辍,以便使他们打下深厚的幼功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