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龙崇拜"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析苗族的龙崇拜及其造型艺术的嬗变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 第2期17卷 97-102页
作者:陈啸贵州省体委人事处 
文章认为图腾是苗族主图腾,龙崇拜是苗族祖先崇拜的主要反映,分析了苗族 文化中浓郁的农业意象和生殖意象,并指出苗族的造型艺术经过了“娱神—娱己—娱人”的嬗变 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龙崇拜与生殖崇拜──楚五溪之域崇之谫析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1995年 第1期 148-168页
作者:杨昌鑫 
龙崇拜与生殖崇拜──楚五溪之域崇之谫析湖南/杨昌鑫(土家族)“”为何物,有何功能,为何对其崇拜等,乍看起来,似.乎是个毋须多言的问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我国由于古来就有着“非礼勿听”的正统观念,对“”的记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龙崇拜的活化石——范庄二月二“牌会”论纲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1997年 第1期 87-91页
作者:刘其印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我们炎黄子孙都爱宣称自己是“的传人”,把“”当作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对充满了无限崇敬之情.“龙崇拜”虽然流传已久,但对的奉敬、祭祀的重大仪式却不多见.1991年农历二月二,我们考察了河北赵县范庄镇一年一度的“牌会”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石屏彝族地区的龙崇拜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 第3期 40-45页
作者:李朝旺石屏县县志办 
彝族,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的古籍就有它的记载。其先民在先秦两汉时期称“昆明”;汉晋时期称“叟”;南北朝至唐初称“爨”;唐、宋时称“乌蛮”;元、明、清时称“罗罗”或“倮罗”。石屏是云南省彝族人口比例最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龙崇拜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神话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 第1期11卷 53-56页
作者:杨正权 
人类之所以不断地绵延壮大,是和人类的再生产分个开的,没有人类的再生产也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壮大.人类每天都有不少老年人离去.生和死足一对矛盾,没有生就无所谓死,这是极其正常的自然规律.然而,在原始社会初民那里,他们无法把自己和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铜梁舞的历史解读与当代忧思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 第3期24卷 50-55页
作者:王海涛 刘卫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党委 
被誉为"中华第一"的铜梁舞,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不仅是重庆铜梁的地方名片,也是中国乃至华人的民族文化象征,更是民族情感的凝结。"铜梁"以其体造型美、舞法活为艺术特点,是其他舞不能比拟的。它的大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崇习俗》读后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2003年 第2期 51-52页
作者:吴格言北京市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系100081 
在中国民俗史研究领域里 ,龙崇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龙崇拜的起源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仅就起源问题而言 ,从 2 0世纪以来已经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文章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 ,提出了数十种观点。尽管讨论异常热烈 ,问题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炎黄图腾艺术一脉——猪文化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7年 第2期 52-54页
作者:宁涛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在炎黄子孙悠远的文化长河中,孕育出种种灿烂的文化,在今人探及虎文化、鱼文化的同时,作为以对猪的崇拜为先导的一支庞大体系是否可以唤以“猪文化”呢?本文将就此略抒浅见。 一 千姿百态的猪造型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猪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彝族拟兽戏剧的人类学思考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 第1期 44-51页
作者:王胜华云南艺术学院 
一、引言1、有关概念的说解戏剧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尤其是以中国本土戏剧资源作为研究史料,解决中国戏剧的人类学命题的著述尚不多见.因此,戏剧人类学的研究与撰著可以说是一次尝试,一种实验.首先,我们对戏剧人类学作一定位,如图所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族文化浅谈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 第1期13卷 34-36,,28,页
作者:高静铮昆明市博物馆 
白族自称为“九隆族”后裔,故图腾和图腾崇拜比比皆是。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从中 可窥探出白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血缘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