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20世纪前期"
7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与绘画的融通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 第2期26卷 112-115页
作者:王树良 张玉花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20世纪前期是中国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艰难转变的时期,而这种转变的背景和表现正是设计与绘画的融通。长期来看,这种融通关系对中国设计教育和专业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艺术的“西化”倾向与民族化探索
收藏 引用
《设计》2015年 第13期28卷 49-51页
作者:张玉花 王树良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学院设计系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广告研究中心 
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设计和美术是受西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设计艺术发展初期呈现明显的"西化"特征,但"西化"不等于"现代化"。20世纪前期,以"民族化"为设计艺术发展的方向,以陈之佛、张光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前期民族企业背景下的上海工业设计
收藏 引用
《设计艺术研究》2014年 第4期4卷 104-108页
作者:周敏 殷正声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通过对20世纪前期上海民族企业发展的国际环境、社会背景、发展方式的研究,解析了20世纪前期上海民族企业工业设计的发生、发展及影响因素,揭示了20世纪前期上海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海粟20世纪前期作品在法国的收藏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0年 第6期 68-69页
作者:王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20世纪前期,西方对于中国绘画的收藏趣味逐渐由古代艺术转向对近代艺术的关注,其意义在于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美术对于西方艺术传播的回应与实践,并表明近代东方艺术的重要代表所具有的发展价值。而有关海外近代绘画收藏的美术资源,也在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前期京派人物画家风格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6年 第8期 73-89页
作者:倪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作为历史古都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艺术收藏,于20世纪初孕育出了与海上画派、岭南画派等南方画派遥相呼应的京派。与海上画派、岭南画派相比,京派绘画艺术的主流更为注重继承传统,立足于精研古法,并参西法,博采新知,熔铸出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前期(1900—1950)国际艺术品市场兴衰之变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2020年 第3期 30-37页
作者:常乃青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说:"水力发电厂被摆置在莱茵河上,河流就成了提供水压的生产部件,而失去了它作为河的自然本质。"[1]进入20世纪,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怀有高度信心,但是不加节制的产业扩张也使得自然灾害频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一维化特征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 第2期 166-172页
作者:陈伟 桂强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研究中心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现代性进程并非审美功利主义与审美自由主义的简单对峙和双线推进。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现代美学体现为按照"美的规律"伸张人的主体自由性所能达到的美学现代性高度及其落差所构成的连续性整体,它受制于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前期中国的美术教育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 第1期18卷 40-42页
作者:黄瑞欣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475001 
20世纪前期中国的美术教育,是洋务派作为“实用”的技术引进来的,经过辛亥革命民主思想的酝酿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波助澜,具有“美”的教育才推展开来。尽管对欧美、日本艺术教育的模仿构成了中国早期美术教育的特征,但在那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前期留法画家的人物画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13年 第31期 110-113页
作者:王卓然 
人物绘画的失势与西面东渐人物绘画在中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上可追溯到陶器上的人物形象,之后,历朝历代的艺术均与人物的表现有着不解之缘,战国时期的人物帛画、汉画像石上的人物也独树一帜。中国人物绘画的高峰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观念转换与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13年 第5期 124-135页
作者:余来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学术观念输入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孔门四科之一演变成近代学科的一支,用于指称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新文化运动前后,由讨论文学的定义、文学的范围等问题出发,学术界对"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